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西游记深度解读> 第四章 :仙魔交织,道法自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仙魔交织,道法自然(3 / 6)

孙悟空虽然天生带有嗔心,但他天赋极高,是唐僧师徒四人中能力最强的,只要他能修掉嗔心,就能立地成佛,所以,如来佛祖最后封他为“斗战胜佛”。

悟能——贪心

猪八戒原是天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间,错投猪胎,他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自私自利,经常撺掇唐僧分行李,回高老庄,遇到美女、妖怪就动心,是个“贪心”很重的人。

所谓“贪心”,就是对名利、财物、男女色欲等一切可意的东西,起贪著的心,总想要占为己有,永远不满足,贪心也是一切恶行的根源。

悟能代表的“贪心”,告诉我们要修“布施”,布施对治的就是贪心。《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人之所以有贪心,就是因为有“住”,对人对事对物有执着,才会贪恋不舍,若能不住相布施,三轮体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这样的布施才能彻底去掉贪心。

贪心去掉了,就不会执着于这个臭皮囊,不会贪恋世间的五欲六尘,就能出离三界,得到解脱。所以,如来佛祖最后封他为“净坛使者”。

悟净——痴心

沙僧原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因打碎琉璃盏被贬流沙河,他沉默寡言、任劳任怨、老实憨厚,但也是最愚痴的一个人,对唐僧唯命是从,明知是错,也要执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永远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所谓“痴心”,就是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是非,起邪见、愚见、迷惑之见,不能了知真理,无明愚痴。

悟净代表的“痴心”,告诉我们要修“般若智慧”,般若是大智慧,能断一切烦恼,般若智慧就是空性智慧,能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一个人若能开启般若智慧,就能明心见性,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远离颠倒梦想,就能超凡入圣,解脱自在。所以,如来佛祖最后封他为“金身罗汉”。

白龙马——傲心

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触犯天条,要被斩首,后因观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后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被升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白龙马代表的“傲心”,告诉我们要修“谦卑”,一个人再有能耐,也一定要懂得谦卑、低调,不可处处显示自己,锋芒毕露,盛气凌人,这样必然招来祸端。

白居易说:“谦光人皆敬,侮慢则生怨”,一个人唯有谦虚低调,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恭敬;如果傲慢自大,就会遭到别人的怨恨和攻击,人生就会障碍重重。

所以,修行人一定要修掉自己的傲心,懂得谦卑处世,低调做人,这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广结善缘,积累福报。

唐僧——圣心

唐僧是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徒弟金蝉子转世,他十世修行的好人,一点元阳未泄,吃他一块肉,就能长生不老。他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意志坚强,面对取经路上的重重困难和诱惑,从未动摇过取经的信念,即使被妖怪捉住,要煮要蒸,他也坦然面对,毫不畏惧。

所谓“圣心”,就是慈悲、平等、清净、无我,唐僧虽然肉眼凡胎,不识妖怪变化,但他有一颗纯净无染的“圣心”,这颗心是慈悲的、善良的,没有任何分别和执着,即使对待害他的妖怪,他也一心想要感化、超度他们。

唐僧代表的“圣心”,告诉我们要修“清净心”,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能去掉妄想执着,清净心就现前,就能恢复自性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就能超凡入圣,解脱成佛。

唐僧是取经队伍的灵魂人物,他一心向佛,目标坚定,虽然他的三个徒弟都有通天的本领,但如果没有唐僧的坚定执着,取经事业也不能成功。所以,如来佛祖最后封他为“旃檀功德佛”。

《西游记》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是精心设计的,都在讲修行,都在讲人生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领悟其中的智慧。

唐僧师徒五人的“名字”背后,也藏着深刻的佛理

其实,唐僧师徒五人取得“名字”都是有深意的,连起来读,就是一个人修行成佛的过程,也是一部完整的“心经”。

1 悟空

悟空,第一个意思就是“悟空性”,一切众生的本体(佛性)都是空的,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也是空的,但因果的相续不空,所以,我们修行要悟空性,悟到空性,才能超越六道轮回。

第二个意思就是“悟道空”,道也是空的,道法自然,道本无为,道无形状,道不可说,所以称为“空”,悟道就是悟空,悟空才能入道。

第三个意思就是“悟空行”,空就是要我们放下,放下才能自在,才能解脱,才能无拘无束,才能逍遥自在,所以修行又叫空门,入了空门,就是悟了空行。

2 悟能

悟能,第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