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都市言情>国匠精魂> 第4章 牛蒡加工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牛蒡加工厂(1 / 3)

大西北沟村所在的乡镇是河西镇,那是一个宁静而朴实的镇子,宛如一颗镶嵌在广袤大地的明珠。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世世代代靠着土地为生,过着平淡却充实的日子。然而,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传统的农业模式渐渐难以满足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家都在期盼着能有新的机遇改变现状。

杨为富,河西镇种子站的站长,一向对农业资讯十分敏感。这天,他正坐在办公室里翻阅着最新的农业杂志,偶然间,一则关于大西北沟村开始尝试种植牛蒡的消息跃入眼帘。杨为富作为镇里为数不多的有见识、敢想敢干的年轻人,一直心系农业的发展。他微微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心中暗自思忖:“牛蒡,这可是个新鲜玩意儿。大西北沟村居然开始种了,如果能在种子站建个牛蒡加工厂,说不定是个绝佳的商机。”

这个想法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他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杨为富站起身来,走到窗户边,目光透过窗户,落在远方的田野上,思绪飘飞。“我这儿有院子,有冷风库,搭个棚子、弄几个池子、插上水管子就能初步运作起来。而且大西北沟村离种子站才5里路,专业合作社成员们去加工厂干活能挣个加工费,老头老太太们也能有活干,牛蒡还能就近销售。”

杨为富越想越觉得可行,心里渐渐燃起了希望的火苗。某个伟人曾经说过“仅仅发现机会是不够的,你要内心渴望猎杀。”但他也清楚,建牛蒡加工厂有诸多困难。

“首先,资金是个大问题,设备、厂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种子站的经济状况难以支撑。其次,技术方面也存在短板,缺乏专业的牛蒡加工技术人员和成熟的加工工艺。再者,市场开拓也不容易,要让国外客户认可并接受他们的牛蒡产品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沟通和营销,这绝非种子站几个人所能办的,如何办呢?对,有了!”

拿定主意后,杨为富一刻也不想耽搁,急匆匆地去找大西北沟村的先农合作社主任王世富,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

王世富主任当时正在村里和专业合作社成员们热烈地讨论着牛蒡的种植情况,远远就看到杨为富火急火燎地走来。

“王理事长,忙着呢?”杨为富笑着打招呼。

王世富一看是杨为富,连忙应道:“杨站长,啥风把你给吹来了?”

杨为富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地说道:“王理事长,听说咱村开始种牛蒡了,我就想着种子站和理事会在种子站共同建个牛蒡加工厂,您看成不?”

王世富的心跳加速了几分,眼前似乎已经看到了理事会繁荣的景象。但随即,他又感到了沉重的责任压在心头,这个决定关系到每一个理事会成员的生计,他不能轻率。

王世富说道:“杨站长,这事儿我一个人可做不了主,我得听听大伙的意见。”

杨为富赶忙说道:“王理事长,您好好考虑考虑,这对咱理事会可是件好事儿。我那种子站条件不错,有院子、有冷风库,搭个棚子、弄几个池子、插上水管子就能开工。而且本村离种子站才5里路,专业合作社成员们去加工厂干活能挣个加工费,老头老太太们也能有活干,货物还能就近销售。”

王世富微微点头,说道:“杨站长,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可这不是小事儿。”杨为富见王世富没有当场拒绝,心里有了点底,说道:“王理事长,那您尽快考虑,我等您消息。”

在告别了王世富主任后,杨为富带着满腔的激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快步走在返回种子站的路上。夕阳的余晖洒在他坚定的脸庞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心中明白,今天的讨论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回到种子站,杨为富没有立刻着手行动,而是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沉思着接下来的每一步。他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从资金的筹集到设备的采购,从人员的培训到市场的调研,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夜幕降临,种子站的院子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杨为富站起身,走到窗前,目光穿透夜色,仿佛看到了不久的将来,牛蒡加工厂在这里拔地而起,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他深吸了一口气,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打开台灯,开始了建厂的筹备工作。他首先列出了一个预算表,估算了建设加工厂所需的资金。随后,他开始草拟一份设备清单,考虑到牛蒡加工的特殊性,他知道必须引进先进的加工和冷藏设备。接下来,他计划召集一次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向大家阐述建厂的计划和预期效益,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参与。

送走杨为富后,王世富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个决定关系到整个理事会的未来,不能轻易下结论。于是,他决定先去找村里经验丰富的牛蒡种植户王世坨商量商量。

王世坨正在自家的牛蒡地里辛勤劳作,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看到王世富来了,他放下手中的锄头。

“王理事长,您咋来了?”王世坨问道。

王世富开门见山地说:“世坨啊,镇种子站的杨站长想与咱理事会共同在他们那建个牛蒡加工厂,你觉得咋样?”

王世坨望着自家的牛蒡地,心里有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