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得异常平静与淡然。
随着第一天的直播工作步入尾声,林天缓缓地点击了关闭直播间的按钮。在屏幕即将暗下的那一刻,他深情地望向镜头,对着依然守候在屏幕前的观众们说道:
“在今天这场直播的旅途中,我有幸浏览了大家发来的各式各样的弹幕。对于那些给予我鼓励与支持的朋友们,我内心充满了感激。
然而,我也注意到,有一部分观众选择用辱骂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观点。我理解每个人的情绪与立场,但我更希望我们能有一个更加开放和平等的交流环境。
因此,我在此宣布,从明天开始,我将开启直播间的连麦功能,邀请每一位有疑问、有看法的朋友直接与我对话。今天,我们的交流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陪伴,再见。”
话音刚落,林天在众人充满惊讶与期待的目光中,轻轻地按下了关闭直播的确认键。
这时,付宇快步走到林天身边,神色略显担忧地说道:
“林院士,今天的直播真是辛苦你了。但我不得不说,你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过大胆了。你真的准备好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了吗?”
林天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从容。他淡淡地回答道:
“付宇啊,有时候,我们不能总是选择隐藏自己的锋芒。当需要展现实力、亮出‘剑’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出来。
这不仅是我的个人信念,更是我研发工作的核心理念。当然,我深知这个决定带来的风险,但正如我常说的,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温室之中。总得有人愿意站出来,去尝试、去冒险,不是吗?”
说完,林天轻轻地拍了拍付宇的肩膀,留下了一个坚定的背影,独自离开了直播间。
而付宇则站在原地,目光复杂地望着林天离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敬佩与担忧。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个决定,更不知道未来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林天晚上返回宿舍,浏览着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其中绝大多数依然是对他本人的质疑之声。
经过数日以来新闻的持续发酵,众多自称拥有百万粉丝的视频博主及大v纷纷涌入网络战场,对林天展开了全方位的猛烈抨击。
这些批评者从历史、人文、科技、环境乃至人种等多个维度,对林天展开了细致入微却又略显偏颇的剖析。
其中,一位名叫高大紧的百万粉丝博主,在微博上愤慨地发帖称。
“从历史的视角审视,黄种人似乎处于人种金字塔的最低端,他们更适合从事体力劳动,在科技创新方面难以企及白人,在运动天赋上又无法与黑人媲美。因此,林天此次的直播不过是场精心策划的造势活动,他绝无可能真正研究出可控核聚变这一尖端科技。”
与此同时,另一位身着新闻主播般装扮的女子,在短视频平台上也发出了自己的质疑之声。
“我不禁要问,建造这样一个装置究竟需要耗费多少资金?这些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岂不是更为妥当?
我还要问,这个所谓的可控核聚变装置是否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请林天先生务必证明其无害性,否则便是公然损害民众健康。
我最后还要问,你真的有能力将这个核聚变装置变为现实吗?倘若无法建成,你是否在滥用国家宝贵的科研资金?我谨代表广大民众,向你讨要一个明确的交代。”
面对这些纷繁复杂、不切实际的质疑声,林天只是淡然一笑,并未放在心上。
“这些人真是让人难以接受,他们究竟是如何厚着脸皮提出这些无稽之谈的?”王莹在一旁义愤填膺地说道。
林天则显得异常从容。
“无妨,打猎总是需要诱饵的,而我,正是那个甘愿牺牲自我、吸引火力的诱饵。”
第二天一早,林天再次开启直播,并且按照约定打开麦克风与观众进行互动。
这一次,直播间更加热闹,很多人都想与他连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