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有违小人当初替天行道的宗旨。”
“小人虽然不才,也听说那李家为富不仁,在襄州欺男霸女,劣迹斑斑。”
“而公子则宽厚为怀,收留上千饥民,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小人一直想破坏燕顺的奸谋,相助公子,只是苦无机会。”
“燕顺等人去截杀公子时,小人每次都找借口不去。”
宁策听到这里,便点了点头。
自己确实没看到郑天寿,参与到对自己,或者是对杨志的截杀中。
“如今公子英才盖世,一夜之间便杀败贼军,斩首燕顺,小人眼看机会难得,便抓了一个燕顺的亲信,前来投奔公子,还请公子收留。”
“原来如此。”宁策看了一眼燕顺,心中在猜测此人言语,究竟是真是假。
不过从宁策的记忆来看,水浒一百单八星,郑天寿此人,没什么劣迹,他既不像燕顺那样残忍好杀,喜欢吃人心肝,也不想王英那样淫邪好色,到处劫掠美貌女子。
身在贼窝,能保持住自身的一点操守,不与他人同流合污,没有什么劣迹传出,这就很难得了。
“除此之外,小人这里还有两封李家与燕顺勾结的书信,一并呈给公子。”郑天寿从怀中摸出两封信,双手递了过去。
杨志上前一步,从郑天寿手里接过信,检查了一番没发现问题,这才递给宁策。
宁策打开一看,果然是李培的笔迹,信里有很多李家和燕顺勾结的证据。
有了这两封信,再加上郑天寿说的那个证人。
李家这次是铁案如山,再也翻身不得。
宁策想了想,便随手把信放在一旁。
看着郑天寿,面色和蔼。
“你抓获的人证,以及这两封信,非常重要,但你来迟一步,李家父子已经定罪,现在这些东西,用途不太大啊。”
郑天寿脸色一红,急忙说道:“燕顺虽死,但王英和刘唐仍在,这两人非常狡猾,小人生怕暴露,所以跟他们周旋许久,才觅得机会。
得到证人和证据后,小人便星夜赶来襄州,却没想到公子已经以一己之力,揭穿了李家父子的奸谋。”
“小人虽然来得晚了,但效力公子的一片诚心,却是天日可鉴,还望公子收留。”郑天寿恭谨说道。
宁策听了,脸色稍缓。
心想郑天寿虽然武艺平平,但也是个可用之人。
收下他,倒也未尝不可。
就在这时,杨志上前一步,望着郑天寿,厉声道:“李家没倒,你也不来,李家倒了,你就出来了。
哼哼。
谁知道你是真心投靠,还是打算混进来图谋我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