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其他类型>马谡别传> 第六十一章 纸上谈兵(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纸上谈兵(10)(1 / 2)

白起一见手下将领的意见统一,都同意坑杀俘虏,所谓“法不责众”,他就以投降的赵军反复无常为由,全部坑杀掉了。

白起作出这样的决定,其实是非常不符合规矩的,也是冒了不的风险!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秦国最重军功,但对军功的计算非常严密,虽然在战场是以斩获的首级来计算的,但也是仅仅限于在战场上。

杀俘和杀良冒功,都是一样的大罪,要受到军法的严厉制裁!这次秦军军粮不够,是促使白起杀俘的一个重要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混战,对敌国的士兵,是非常宽容的。

只要放下武器投降,就成了胜利者的俘虏,很多将军都是以战养战,一次以少量的俘虏充实到自己的部队中,可以弥补战损。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名臣武将,大部分都不是本国人,像名相范睢、苏秦,名将孙武、吴起、孙膑等人,都不是在本国效力时成名的。

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都是从周皇朝分离出来的,所以,任用其他国家的文臣武将,并没有人认为有什么不妥当。

甚至招降纳叛,也是正常的现象,名将乐毅、廉颇、孙膑、伍子胥等等,都曾经奔逃他国。而把俘虏编入军中,是各国的通用做法。

而那些有才华的读书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周游列国,他们可不是旅游看风景,他们是想在其他国家获得一官半职,然后衣锦归乡,光宗耀祖!

冷兵器时代,猛将的作用非常之大,因此,只要把领兵的敌将斩杀,或者是敌将宣布投降,军队就群龙无首,士兵们也只有投降一途。

自古就影杀俘不祥”之,在白起之前,还没有大量杀俘虏的记载!要白起坑杀如此多的赵国俘虏,其中没有隐情,谁也不会相信!

但当事人赵孝成王相信,廉颇、乐毅、田单、李牧等名将也都相信。

而且他们也必需相信,并不遗余力地把赵括“纸上谈兵”的事情宣传出去!

因为他们需要赵括充当一个失败者来承担责任,他们才能摘清自己,保持他们的脸面!

廉颇、田单、李牧等,依然是当世名将,成王败寇,赵括既然失败了,也不管什么原因,这“纸上谈兵”的千古名声,是必须承担的!

赵孝成王,虽然承担了一定的责任,但并不会影响他的职位,只是名声略微受损而已。

长平之战,秦国也是损失惨重,白起虽胜尤败,秦昭襄王和范睢作为战争的策划者,自然对这些内情非常清楚!但秦国也需要用这场胜利来掩饰自已的虚弱!

所以,事实的真相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活着的人活得心安理得!

秦国也需要一个名将来撑起门面,别白起是实实在在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就算是白起失败了,已经到了河内的秦昭襄王与王龁等将领,一定会倾全国之力,替他擦干净屁股。

秦国自从商鞅变化以后,有一套完整的军功赏赐制度,如果白起这场战争真的是完胜,升官发财是必然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但长平之战以后,白起的处境并不怎么好,不但没有得到赏赐,而且还被闲置起来了!毕竟他给秦国带来的损失太大了!

不管怎么,长平之战,白起将唯一能和秦国在军事上抗衡的赵国彻底打垮了。

虽然秦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谓欲速则不达,长平之战之后,实际上是延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但已经没有人能再阻止秦国一统下的步伐了!

其实长平之战中,白起的责任也不,甚至可以过大与功,所以,他也等于被赵括拉上垫背了!

先不长平之战秦国自身的巨大损失,就是数十万赵军俘虏,如果使用得当,随便可以用来灭掉赵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大大加快秦国统一的步伐,但白起因泄私愤而给坑杀了。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拟乘胜灭掉赵国,来坐实他灭国的不世之功。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国军队平定了上党郡后,仅仅经过短暂的休整,白起就继续进攻赵国,他另外分兵二路:

一路由王龁率领,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攻占太原而白起自领大军,将围攻邯郸。

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范雎,并大谈灭赵的害处,建议范雎不能让白起得到灭赵之功。

范雎将计就计,收下了他们的贿赂,他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秦王休战,允许韩、赵割地求和。

秦昭襄王经过讨价还价,应允了两国求和的请求。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

正月,三国皆休兵。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雎结下仇怨。

世人以为秦国与韩赵两国议和,是丞相范雎的私心造成的,这些猜测之词,也太视范雎和一代雄主秦昭襄王了!

秦昭襄王是个极有主意之人,杀伐果断,就连名满下的战神白起,他杀就杀了,岂能被范雎所左右其实是他们君臣,演了一出双簧。

暂不灭国,是他们君臣早就拟定好的国策,秦国在没有强大到碾压任何一国的时候,是绝不能进行灭国之战的!

秦昭襄王也怕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