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华佗是郎中还是官员?刘稚就有些皱眉,先这样,看看你的最终表现怎样。
刘稚和颜悦色的道:“很好,本王就封先生为四品医官,希望先生不仅要以一身医术造福一方,还要将医术多多传授于人,须知众人拾柴火焰高。”
华佗道:“多谢大王,小人还有一事向大王禀报。”
“请讲。”
“自有郎中那一天开始,郎中的地位就不高,所以,打算学医的少年人并不多,只有想来意谋生的人,才会选择这一行,而且想成为一名出色的
郎中,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学不成,这就更造成少年不愿学郎中,家里也不支持,草民世代行医,深知一名郎中的不易,草民得大王看重,深感荣幸,草民想请大王为郎中正名。”
刘稚道:“正名?如何正名?”
“草民斗胆,请大王一位公子随草民学医。”
这可真是斗胆!最古以来,什么时候听说过王侯将相之子学医?
刘稚不由得上下打量拜伏于地的华佗,心里有些明白华佗要做什么,华佗要给天下郎中求名。
如果这件事做成,华佗绝对成为郎中心中的神,成为郎中的祖师爷。
华佗这样做可以说为了自己,也可以说为了天下郎中,因为华佗自身就是一个郎中,为郎中牟利属于华佗的本分。
华佗之所以后世被曹操宰了,是否就是因为想为郎中正名才激怒曹操惹来杀身之祸?
只能说:华佗所谋甚大。
刘稚大手一挥:“不必本王之子学医,本王亲自拜你为师学习医术。”
“草民不敢。”华佗全身一颤。
王师!这个名头大到没边,同样也将华佗推到风口浪尖上。
刘稚道:“本王在晋阳城中给你设立学馆,你白天为民治病,晚上教授学生,本王希望在不久之后,百姓不再为疾病受苦,郎中也不再被人看不起。”
“多谢大王,草民一定全力以赴,不负大王希望。”
华佗走后,蔡文姬现身,“大王真要拜一名郎中为师?”
刘稚道:“郎中付出很多,却也被人多有不理解,无论是百姓还是士卒,都需要郎中,为了 百姓,也为了士卒,本王就拜华佗为师又如何?”
“大王仁德,臣妾替百姓多谢大王。”蔡文姬盈盈一礼。
刘稚眨眨眼睛:“琰儿,这个拜谢不能一句话就完事吧?
“大王还要怎样?”蔡文姬愕然抬头,就看到刘稚灼灼目光似吃人,这美人不禁无奈的向着
刘稚一撅小嘴,引得刘稚哈哈大笑。
晋阳王拜一名郎中为师,引发巨大轰动。
有人认为晋阳王哗众取宠,有人认为晋阳王这是要效仿淮南王修仙炼道,更有人认为晋阳王这是身患重病,有病乱投医。
总之,这件事引发巨大轰动,连带着郎中这个不被人看重的职业水涨船高,连晋阳王都这样在意的职业其他人谁不想一窥究竟?
不久之后,诸葛亮典韦将张仲景接来晋阳,刘稚同样礼遇,郎中这个职业在晋阳王辖区四州内开始展现生机。
转眼间,秋收已过,刘稚收拢心神,决定对董卓用兵。
襄阳太守马超第一个报名参战,强烈要求随军出征。
结果,马超被就刘稚一顿斥责。
刘稚给马超的书信是这样写的:将军镇守襄阳,职责重大,襄阳乃荆襄重镇,占据襄阳,可虎视整个荆州,还可对豫州造成巨大压力,将军不思如何将襄阳经营成铁桶 ,心中只想私仇,将军上对得起君?下对得起死去的战士吗?诛灭董卓,不仅仅是私仇家恨,更是国仇,没有国何来家?
马超被刘稚训得满脸通红,急忙上书请罪。
刘稚这才缓下语气,“岳父之仇,本王有半子之义,必当为岳父报仇,将军放心。”
马超还能说什么?就剩下感激涕零全力以赴的镇守襄阳,马超心说:曹操、刘备,你们倒是来啊!看本将军如何收拾你们!
刘稚命颜良文丑为左右二军统领,徐晃、魏延为副将,向榆中发动猛烈进攻,刘稚自统中军,率吕布等众将,引兵二十万随后开进,郭嘉坐镇晋阳,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就向榆中开进,这一回刘稚考虑好了,一定要跟董卓打个明白,不能再这样不清不楚下去,这一次,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必须分出上下高低,至少在十年之内,不能再有后顾之忧。
董卓,本王来了,你做好准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