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行至江南,杨弘、李丰这两个大媒人在岸边迎接,甄道就左看右看,甄容小声道:“三姐看什么?”
甄道就跟甄容咬耳朵:“我在找袁术那老头,他怎么没来迎接大王?”
甄脱掐了一把甄道,小声道:“别乱讲话,不管怎样说,袁使君也是袁小姐的父亲,怎么来江边迎接大王?”
甄道笑嘻嘻的道:“我只是随便说说啦,二姐不要当真啦。”
甄脱白了她一眼:“你啊,就给大王惹事吧。”
甄道立即板着小脸儿道:“二姐放心,等袁小姐进门,我绝对不乱讲话啦。”
伏寿轻轻一笑:“信你才怪。”
不提几女在这边嘀咕,单说李丰、杨弘接了晋阳王一行前往扬州。
闲着无聊,刘稚仔细想了一下这个杨弘和李丰的个人资料。
杨弘位袁术长史,可谓位高权重,当时袁术实力强悍被誉为第一诸侯,就有称帝的打算,但是汉王的玉玺下落始终不明了,袁术召集手下商议这件事,说孙策用我给他的兵马,如今在江东的打下了他的领地,他不知道报恩,反过来还将玉玺带走,阻挠我的称帝大业,你们说该怎么办。
杨弘说,孙策现在在长江流域,这里地势险恶,而孙策的部队又不缺粮食和战斗力,我们不能轻易去打,主公可以选择在巴蜀的刘备,进攻他夺取他的势力范围,在回头考虑孙策这边也不迟,因为杨弘的计谋,刘备当时实力并不强大,一遭到攻击就立马投降了。
袁术想要抓刘备,杨弘又心生一计,刘备在小沛驻军,虽然容易攻打,但是吕布在徐州,我们的首要敌人是吕布,我们应该和刘备联合,所以大王此行不是去作战,而是去给刘备奖赏,拉他入伙的。先把刘备说服了,倒是后联合刘备一起消灭了吕布之后,大王还愁刘备会
逃出您的手掌心吗?
袁术死,杨弘及大将张勋等将其众欲就孙策,庐江太守刘勋要击,悉虏之,收其珍宝以归。《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刘稚心说:这个杨弘在袁术死后能带领其余人投奔孙策,就说明他在袁术军中威望极高,嗯,是个人才。
这个李丰,乃是袁术的主薄,可惜死得早,令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些人才是否可以为我所用?
实际上,东汉末年最有可能夺取天下的排名第一的就是袁术,可惜,一手好牌,让袁术打烂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各地诸侯纷纷割据自立,多有不臣之心,欲取而代之。但如此多的野心家却谁也不敢公然篡位,唯袁术一人吃了熊心豹子胆公然称帝。那么那么多枭雄为何只有袁术一人敢称帝?这是因为袁术手中的牌太好了,袁术认为他有称帝的实力和资格。
第一,出身。袁术出身世家大族袁家,是大汉根红苗正的红二代。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姻亲遍布天下,政治资源和影响力是其他家族不能比的,可以说当时天下士族都看好袁家,都在背后支持袁家,袁术是袁家的嫡子,他认为他最有资格继承袁家的声望和政、治资源,最有希望得到天下士族的支持。加上他拿到了传国玉玺,所以他认为东汉王朝气数已尽,他称帝是天命所归。
第二,实力。袁术占据了富庶的江淮地区,手下有二十万雄兵,兵精粮足,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军阀,东吴孙家就依附在袁术这棵大树上,后来的东吴就是脱胎于袁术势力。197年春袁术僣号时,袁术几乎操纵了4个州,占有江淮、南阳等富庶之地,终刘备一生到刘禅投降都没有
打过这么多的富裕的地方!而袁术势力最强的时候,主要对手袁绍、曹操都陷入了困境,刘皇叔还在寄人篱下,袁术称帝确实有资本,并非头脑发热。
第三,袁术虽然僣号称帝,但并没有公然和汉朝撕破脸。严格来说袁术不算称帝,袁术自我称呼是仲家,并没有称孤道寡,他还是礼敬献帝的。其实袁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愚蠢,只是操之过急,而且胡乱出牌,和袁绍闹翻了,让孙策脱队单干,僣号称帝,一手的好牌打烂了。
袁术做的最愚蠢的事情是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大家都想当皇帝而大家都不敢说出口的时候,他挑了这个头。谁都知道,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袁绍就比他聪明一点,袁绍也是想当皇帝的,但是他知道在这个关头是不能出这个头的,因此他才想出那个馊主意来我假模假式地另立一个,时机成熟我再取而代之,这个做法虽然被袁术看不起,被袁术认为没出息,但是实际上在策略上还是比袁术要高明一些。
袁公路要是真有脑子就该“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迅速打下江东,广收人才,最起码南方肯定是他的了。
闲话扯过,这一切都是上一世得事情,这一世的事情还得自己来解决。
袁术虽然没到江边取迎接刘稚一行人,还是在扬州城外率领文武百官迎接刘稚的到来,不管刘稚是不是来迎娶自己的女儿,刘稚可是遣十万大军解了扬州之围,未来,至少在短时间之内,袁术非常需要黄忠这十万兵马来助阵,直到将曹军全部赶出江南。
还有一点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