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大唐世家子> 第三十章接下来的安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接下来的安排(1 / 3)

杜如晦表示自己就知道杜轩一定会这样说。

年轻人嘛,年轻气盛,总会想做一些不可能又作死的事,都一样,他都理解。

所以杜如晦只是白了杜轩一眼,转而说起另外的话题。

“今天带房玄龄和魏征一起去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带你见见他们。”

“不出意外,他们两个在未来将会是大唐文官中的两极,也是两位支柱,你多认识一下,没什么坏处。”

杜如晦的话让杜轩忍不住点点头,果然如此。

这是杜如晦在给他铺路,让他多认识一下大唐的各种人物。

这也是家族中有大佬在的好处,可以让你轻易接触到别人无法接触到的大人物。

就像王阳明一样,王阳明他爹是朱厚照的老师,在大明有权有势,所以王阳明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可以和当朝宰辅李东阳谈笑风生。

这就是有人带的好处。

杜轩觉得自己有杜如晦这样的叔父实在是太爽了。

杜轩赶紧点头应下,并保证道:“叔父放心,房公和魏公若是找我,我一定不推辞。”

“有您在背后给我撑腰和收拾烂摊子,我杜轩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去表现,去和其他人拉关系,为京兆杜氏在官僚体系中增加名声。”

杜轩表示拉人际关系这个,他挺熟悉的,他也有点水平的。

虽然觉得杜轩说的有点恶心,有点过分,可杜如晦并未反驳,因为他说的对。

你现在就应该趁着朝中有人,赶紧积累自己的关系和人脉。

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别像有些孩子一样,天天喊着要靠自己,最后却啥也干不成,只能灰溜溜的回家。

不过,杜轩又想到一个疑问,赶紧问道:“叔父,我现在到底归武将还是归文官呀。”

杜如晦疑惑的看向他,怎么还有这种疑问。

杜轩略微有点尴尬的道:“是这样的,因为现在我不是在兵部嘛,万一我去帮房相等人干活的时候被人告了一个跨越之罪,那是不是有点丢人。”

杜如晦好笑的白了他一眼,还以为是啥大事呢,打个哈欠,轻松的道:“没事,出了问

题,叔父兜底。”

杜轩再次尴尬的笑道:“主要是小侄最近想到了一个拉赞助的方案。”

“这个方案还可以很好的帮助国家和军队解决一些问题,就看是偏文官还是武将了。”

杜轩虽然紧张,还是赶紧开口说了出来。

杜如晦疑惑的皱皱眉,他听出了杜轩话里的意思,再联系刚才杜轩问的他是偏向文臣还是武将的问题,他更加明白杜轩的意思了。

大概情况就是杜轩想到了一个不错的功勋项目,文臣和武将都能拿,如果是偏向文臣,那就直接找房玄龄去就行了,如果偏向武将,就直接在兵部搞就行。

总之,这是一个可以拉关系的好项目,现在杜轩就是问他杜如晦,和哪一方搞。

犹豫一下,杜如晦缓缓开口道:“说说项目。”

点点头,杜轩赶紧道:“是这样的,这个项目我叫他残疾人安顿。”

“和我现在搞的歌舞院下的残疾人酒厂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在军方可以搞退伍残疾军人安置,比如养殖场之类的。”

“放在文臣一方,我们可以搞地方福利政策,以此来提高百姓的幸福度。”

杜如晦点点头,表示了解,轻声道:“都是好政策,不过,你想过没有,哪里有那么多工作岗位给他们?”

“而且还都是他们能干的?”

杜轩嘿嘿一笑,眉飞色舞的道:“为什么没有?军衣制作不可以吗?”

“军用养殖场不可以吗?”

“军用农场不行吗?”

“不求他们做大做强,只求他们能做到收支平衡而已,我觉得应该还是很简单的吧。”

杜如晦看着李宽,越看越满意,这个小子的想法真的很不错,总能提出一些朝堂拒绝不了的项目。

而且他也不得不说一句,李宽的项目确实很好。

沉思一下,杜如晦沉声道:“好,这件事我亲自去向陛下提,而你做好准备,我会想办法让你来负责这件事。”

“这事做好了,利益很大,能让杜家吃到大批政治红利,家族里的那些老人对你也会更加满意,到时候给予你的资源也会

更多。”

杜如晦一眼就看到了残疾退伍军人安置项目的优点。

这是妥妥的能拉关系的项目。

拉军队底层军官关系的项目。

做好了,还能积累家声。

一做好,杜轩的名声在军队中就会打开,人家就会说,这个工作日杜郎君搞出来的。

一提到杜轩,大家就会想到京兆杜氏,大家也会念一声杜家的好。

这都是连带的。

当然,这个前提是做好了,做不好,也会被埋怨。

杜轩点点头,很是开心。

他就喜欢做这种实事。

这种实事做好了,是真能积累名声和关系的,同时,他做这种实事的时候,该不会有其他人打扰。

一个在做利国利民事的官员,一般没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