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已入深秋,千里关中尽显萧瑟,数十年来边境战乱时有发生,但却几乎没有危及到三辅地区,这里的老百姓的生活虽然算不上多富足,在正常年份里也还能够勉强糊口,毕竟曾经天子脚下多多少少还是能够沾到点好处的,虽然说现在的都城在洛阳而不是长安,但长安城附近依然是全天下最繁荣的地方之一。 自汉高祖刘邦建立长安始,及至王莽篡汉,光武帝中兴,迁都洛阳,长安城见证了从西汉到东汉的历史转变与传承,虽然城内很多地方在王莽篡汉时遭受了不可逆转的破坏,但西汉十一个皇帝的陵墓毕竟还在这里,东汉的皇帝也会不时前往祭拜,长安城也经历了一番重建与复兴。 秦末战乱四起,项羽在进入关中之后一把火将咸阳城点了,据说大火燃烧了三个月都没有熄灭,此时关中已经没有大城市存在,后来刘邦击败了项羽,在泗水之阳称帝,他本打算定都洛阳,但他手下有一位大臣叫娄敬,跟刘邦分析说洛阳虽北有邙山、南有伊阙,但东西两边是空的,不好防守,而关中四塞为固、金城千里,非常安全。 并且张良也对刘邦说关中不但安全而且富庶,是所谓天府之国也,更加适合作为都城,于是刘邦最终决定利用咸阳城在渭河之南的旧址上的残留材料,在正东方向新建了一座城市,便是长安城。 韩遂叛军日前声势浩大,最远已经兵下扶风郡的槐里,在攻下槐里之后便要挥师继续东进,此时距离西汉皇陵所在地已经很近,若是真让他们把西汉的皇陵给掘了,那对于东汉王朝来说显然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 当日董卓向后退兵之后便与张温部会合,在古咸阳旧址西面的渭水河畔原地修筑防御工事,只等得韩遂的大军到来。 整个关中地区就像是一个被装在一条修长的瓶子或者说是口袋里的世界,四周围都是群山相阻隔,而中间则是有大片大片的平原地区,特别是沿着渭河一线的平原地区在这个时候真称得上是沃野千里,水草丰沛,粮食丰盛。 尽管在经过了秦汉数百年的开采之后,当地的植被与生态环境有所恶化,但依然算得上是十分富足之地,与后世所逐渐变迁而成的干燥环境截然不同。 也是在这咸阳城旧址的西侧韩遂主力与张温军正面上展开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战斗,这场战斗之中张温与董卓是防守方,提前建立好了防御工事,而韩遂的大军则数量众多,来势汹汹,有基本上都是骑兵部队,在平原地形之上还是很容易发挥出威力来的。 董卓从小在西凉地区长大,本身也有羌人血统,因此他其实是很熟悉羌人的作战方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有办法去破解韩遂的大规模骑兵冲锋,他所能够做的事情也只有当缩头乌龟,高筑墙,广积粮,不进攻,全挨打。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董卓所选择的缩头乌龟战术其实是正确的,就算董卓也是擅长骑兵的人,但一来对手的骑兵数量更多,二来对手的骑兵质量更高,三来对方一路打过来士气正盛,这个时候去找对方硬打,你说自己不是傻子还真没几个人相信。 只是就算再好的防守也不是万能的,张温和董卓的部队很快就被打的节节败退,不过他们也很懂得修筑多层防守体系,你打完一层防守线后边还有一层,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似乎董卓也懂得这个道理,就是让韩遂的主力要面对一层又一层的乌龟阵,摆明了就是跟你拖着和耗着。 还真别说,这套战术还真管用,时间一久韩遂的主力军没办法做到一口气拿下全部防线来,整个军队的锐气就下降了很多,骑兵少了锐气之后整体的威力也会有所下降,这时候张温和董卓的防守部队一个接一个的顶上,最终在付出了还算说得过去的代价之后,总算是勉强顶住了韩遂大军最猛烈的一波进攻。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项羽和孙坚的战略执行得也算是十分顺利,于是韩遂在得知自己后方补给线受到攻击,甚至连陈仓城都被攻陷之后,脸上的惊讶和愤怒根本是难以形容的,不过韩遂这人也算是有些城府,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立马就分出一部分军力去向后回援,毕竟从他所得知的信息看来,劫掠和攻占陈仓城的部队人数并不算多。 当然他也不敢轻敌,毕竟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突然出现然后拿下陈仓城,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做到的,但是他此时也不敢立刻全军后撤,因为一方面在他看来自己距离打到西汉皇陵已经只剩下一步之遥了,这个时候放弃未免是有些太可惜了,另外一方面他也担心对方可能还有更多的诡异存在,一旦他决定全军回撤,说不定反而会中计。 于是韩遂全军在短暂的修整之后,又再次向着张温和董卓的防守阵地发动了猛烈的攻击,这次的攻击比之前还更加的凶猛,韩遂也亲自率军来到阵前,他在仔细的观察了防守阵地之后,寻找到了防守的一处薄弱点,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高强度攻击,最终还真让他将整个的防守阵线给撕开了一条口子。 董卓见势不妙,知道防守阵线很难再继续维持下去,于是便也只好下令全军后撤,而在这个过程之中韩遂指挥全军一路掩杀,让张温和董卓损失十分惨重。 而在这个时候韩遂虽然正面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是却又收到了一个来自后方的坏消息,本来之前在得知两支运粮队最终只有半支队伍的军粮完好就已经让他很郁闷,此时他又得知回援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