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远教授,年逾花甲。
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对诗词歌赋有着独到的见解与深厚的情感。
为了策划好中秋晚会,周启耀专门拜访了这位老教授,并邀请对方当晚会的顾问。
周启耀的目的很明显。
希望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视角,为晚会注入更多文化内涵和学术色彩,提升晚会的整体品质和文化价值。
因此,两人就有了交集。
当李怀远收到周启耀的消息,希望他解读一首关于中秋的文章。
李怀远的眼神起初是随意的,甚至带着一丝习惯性的微笑,仿佛这只是他日常工作中再平凡不过的一部分。
然而,当他的目光触及到周启耀发过来的文章时,就像是平静的湖面突然被巨石击中,泛起了层层涟漪。
“这…这…!”李怀远的声音突然变得断断续续。
初看之下,只觉得词句优美,意境深远。
但当他细细品味时,一股难以言喻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他的眼睛瞪得滚圆,瞳孔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仿佛正目睹着不可能发生的奇迹。
“这怎么可能?这词句,这意境,简直…简直是超凡脱俗,前所未见!”
李怀远的声音颤抖着,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深处挤压而出,充满了震惊与不可思议。
手中的鼠标不断在屏幕上滑动,反复阅读着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字。
他眉头紧锁,开始在脑海中搜寻是否有类似的词句或意境出现过,但结果却是一片空白。
他迅速打开电脑中的古籍资料库,开始逐一比对,希望能找到这首词的出处或相似之作。
但结果却让他更加震惊——这首词,竟然是不存在的!
“这怎么可能?!”李怀远猛地站起身,双手撑着书桌,眼神中满是疑惑与激动。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在见证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学奇迹。
然而,作为一名严谨的学者,他必须谨慎对待这份震撼。
于是,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周启耀的电话。
“周导,这首词,你从哪里得来的?怎么我遍查古籍,都查不到?”
李怀远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疑惑。
电话那头的周启耀闻言,也是一愣。
随即解释道:“李教授,这首词,不是古人写的。是我们晚会邀请的一位歌手,他写的原创歌曲,这首词正是歌曲的歌词,我看它意境优美,不像是歌词,更像是一首词,所以发给您老看一下。”
“一位歌手写的歌词?”
李怀远愣了,他没想到周启耀的回答竟然会是这个。
如果不是周启耀亲口说,谁能想到这首词竟然源于一首歌。
虽然在古代,很多诗歌在创作之初就是为了配乐演唱而作的。
但到了现代,由于文学环境不同,审美不同,早已经不流行这种模式。
如今的歌手就是歌手,跟文学创作一点都不搭边。
他虽然年长,但不代表他对新鲜事物不了解。
在他认知里,什么时候唱歌的还有这种本事?
这首词,就算放在古代,那也是了不起的大作。
而在现代,这……
“这…这首词,不,歌词,真是他原创的?”李怀远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可置信。
“是啊!怎么了?李教授,难道…这词有问题吗?”周启耀察觉到李怀远的异样,连忙问道。
“问题?不,不,问题大了!”李怀远教授的声音有些颤抖,“这…这歌词,其意境之深远,词句之精妙,远超当世之作。我遍查古籍,竟找不到任何与之相似或超越的作品。如果这真是他的原创,那…那简直是不可思议!”李怀远的声音中充满了震惊与赞叹。
周启耀闻言,也是一愣,随即欣喜若狂!
他没想到,一首歌曲的歌词竟然能引起李怀远教授如此大的反应。
他更加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遇到了一个非凡的创作者。
孙云浩的这首歌,绝对会引起巨大的反响。
因此,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这首歌,一定要保密,一定要一鸣惊人!
言归正传,回到孙云浩这边。
孙云浩和林瑾颜的录制很顺利,周启耀看他俩的眼神中,都带着“光”。
一个堪称绝美又经典的舞台,就这样在他手上诞生了。
录制当晚,正逢总台记者探访中秋晚会的录制。
记者联系了周启耀,希望他安排一位青年歌手接受下采访。
周启耀二话没说,直接安排孙云浩去接受采访。
两世为人,这还是孙云浩第一次接受官方台记者的采访,要说紧张还是有一些的。
好在孙云浩表现力不错,采访中规中矩没出什么纰漏。
当晚,官方台日常的新闻播送中,就播出了这条新闻。
【孙云浩上官方台新闻】瞬间成了一大热搜。
“真是服了!浩哥牛逼,混着混着就混到官方台新闻上了。”
“期待优秀青年歌手孙云浩中秋晚会的表演。”
“能不能透露下啊,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