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圣经小故事> 45..一个危险的必纠正的话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5..一个危险的必纠正的话题:(2 / 3)

门前有个人影晃动。

这里的人们对于“一夫多妻制”的说法很敏感。每当有人问及与家庭成员、家庭关系有关的问题时,很少有当地人愿意正面回答。有的就用三言两语把问话人打发走。例如当地一名四十岁出头的男人——从他驾驶的汽车里窜出三个年龄差不多的小孩,一看就知道是他的孩子。当被问及是否也相信一夫多妻制时,中年男子支支吾吾半天不肯说实话。最后,他告诉我们全市唯一的一家饭店的方向。

饭店里没有什么人在吃饭,倒是旁边的一家超市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因为进出的人不少。我们进去选购了一些水果,在排队付钱时,我同一个“爷爷级”的白人聊了起来。老人身边有两个七八岁的小孩,一男一女,跟他很亲近。如在其他地方,人们可以断定两个孩子是他的孙子孙女,可在这里就不一定了。两个孩子一直用疑虑好奇的眼神盯着我,仿佛我是外星人。老人见状对两个孩子说,不要用这样的眼神打量客人。

我壮着胆子问老先生:“这两个孩子是你的儿子和女儿吗?”我果然一猜就中。老人说:“是的”。我问,“你有多少孩子?”他说,“二十九个。”从这么多孩子的数量来判断,这个老人肯定有好几个老婆,我于是得寸进尺,鼓起勇气问他有多少妻子。他并无恶意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含糊其词地说,好几个。究竟有多少个,他避而不谈。既然能娶好几个妻子和养活一大群孩子,他一定很有钱吧。我继续试探说,你是不是白领阶层?老先生摇头说,“我是个建筑工人,现在已经退休。”

老人采购的食品很多,装了满满一车。他见我手里只拿了一串香蕉和几个柠檬,两次友善地邀请我到他前面先结账。为了同他多聊几句,我感谢他的好意,表示他在我前面,我不着急。我知道这里的人对外人非常有戒心的,因此乐意与老先生聊天。从言谈中,我断定他在七十五岁上下。他说,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加过朝鲜战争,在那里打了两年仗。“能活着归来,你真幸运!”

双方东一句西一句闲聊时,老先生突然反攻为守,他抬头再次仔细看了我一眼,问:“你是不是日本人?”我说是中国人。他马上茅塞顿开:你们中国明年就要举行奥运会。我纠正说,不是明年,是2008年。我说,你对体育比赛也感兴趣,这一消息是不是从电视上看来的。他说,是从电台广播中听到的。他每天中午只听五分钟新闻广播,至于电视和报纸,他一概不看。

在商店里,我们发现大多数顾客是妇女和儿童。十来名女服务员非常年轻,她们皮肤白皙,容貌漂亮,发型都是一个模型,服装也是统一的,不显山,不露水,不露胳膊,不露大腿,看上去活像一个个修女。她们对我们的到来感到好奇,不断偷偷打量着我们。我们也研读她们的容貌和服饰,发现她们长得很相像。

闯进一夫多妻制城市前,我们曾在临近的哈里肯市一家中餐馆问路。当我们探问华人女经理知道不知道科罗拉多市的一夫多妻制,她用中文说,当然知道,那里有 95的人生活在一夫多妻制家庭。她用眼光扫视了一下几对坐在饭厅吃饭的老年夫妇,然后转过身来对我说:“这些人都来自科罗拉多市,他们经常在这里吃饭。”在另一家商店继续问路时,我问一名白人女老板如何看待一夫多妻制现象。她说:“我接受这些人的生活方式,他们都很善良和勤劳,经常在我这里买东西。”

摩门教与一夫多妻制

美国现有37万人生活在一夫多妻制部落,多数分散在盐湖城山谷,其中1万人居住在犹他州和亚里桑那州交界的希尔戴尔和科罗拉多两个“双胞胎市”。

摩门教的创始人是约瑟夫·史密斯,他是一个农场主。1830 年,他受莫罗尼的影响创建了摩门教,教徒的信仰就是一夫多妻制。该教一创立就吸引了大量的追随者,以至于发展得越来越壮大,从俄亥俄州到密苏里州再到伊利诺斯州,几乎到处都有摩门教教徒,这个教派的迅速发展和取得的极大成功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以至于反对摩门教的人认为摩门教已经在政治、经济和宗教方面对他们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摩门教在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残酷的打击,史密斯于1844年被人谋杀。

史密斯的继承人是布里格姆·扬,他有17个妻子,当然妻子中也有小女孩。因为推行摩门教,布里格姆·扬也被捕入狱。在狱中,他意识到摩门教的路漫长而又艰难,因此一出狱他就率领众弟子出走,他们要找一个没有人愿意住的地方,最后来到了犹他州。当他发现杳无人烟广阔无垠的盐湖城大山谷时,布里格姆激动地大喊:“就是这个地方!”从那以后,盐湖城就成为摩门教的聚集地。

一夫多妻制在美国是被禁止的,它也是一种重婚罪,但这里的人并不躲躲闪闪的,他们“正大光明”地娶许多妻子,生许多孩子。一个叫格雷顿·哈德森的人公开与他的五个妻子和21个孩子在盐湖城南的郊区生活在一起,他说:“我一点也不惧怕法律,我甚至都不去管它。”这种习惯是从很早的上个世纪传下来的,那时,在犹他州和美国西部的大部分地方十分盛行一夫多妻,是宗教和 “山高皇帝远”的环境培养的结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