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都市言情>平凡的山村,不平凡的人> 310 两网鱼卖了五万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10 两网鱼卖了五万多(2 / 3)

有出水孔的,要是拉鱼到镇里卖,出水口会被堵住,这样也漏不漏水。

不过今这个就不需要再桶里装水了,所以出水口是打开的。

这一桶的鱼就算带了一点水,经过出水口漏水,最多只剩底下的一点点,这点水,张老板根本不会在意。

而且要是多了,等会往车上水箱里倒鱼的时候也看得出来。

陈锋在张老板说完话后。直接双手抓住一桶鱼,轻轻松松就给放到了电子秤上。

秤上立马就开始跳动着数字,最后停在了一百四十一斤上边。

边上,张老板没说什么,拿着笔,在他手里的小本本上记录起来。

程润也拿着个本子和笔记录重量。

见他俩写好重量,陈锋把秤上的鱼搬到地上,换成了另外一桶。

这一桶稍微轻一些,只有一百三十八斤。

在秤完这一桶后,陈锋也不说话,也不多问。

直接弯下腰,左手手扶住桶口轻轻一用力,让装鱼的桶露出桶底。

剩下右手拖住桶底。

嘿。

一使劲,一百三四斤的一桶鱼,就被他用两只手给托举了起来。

不过说起来,用劲的还是右手,左手只是扶住大水桶不偏而已。

他这一举动,把这边的几人给看得目瞪口呆的。

这尼玛一百三四十斤啊,不是三四十斤,也不是七八十斤。

好在,车上的两人也没有一直傻愣着。

在陈锋把桶拖举到他家脚下时,两人都回过神来,然后同时伸手,把装着鱼的桶,给拉到了车上。

然后倒进早已加满水,并且打着氧的水箱里。

“小兄弟,你这力气不是一般的大啊,你说你是市里举重队的我都相信。”

两桶鱼装车,在陈锋准备拿着空桶回鱼塘边时,张老板开口到。

“呵呵,就是有把子蛮力而已。”

陈锋随意的回了一句,拿起空桶和扁担就朝鱼塘那边走去。

陈锋的速度还是挺快的,外加有他帮忙装车,等他回来的时候,新的两桶鱼也刚好装满拉了上去。

陈锋也不废话,放下空桶就把新的两桶鱼给担着往公路那边去。

一趟,两趟,三趟。

在陈锋跑了四趟后。终于有时间歇一会了。

因为网兜里空了,王富荣他们要开始抓剩下一部分了。

也就休息了两分钟时间,陈锋就又开始来回的把鱼挑到公路上。并且装车。

第二回开始,直接又跑了五趟才停了下来。

之间,程润和王雪,包括王庆他们,都劝陈锋休息一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不过陈锋都摆手拒绝了,表示他不累。

一网鱼抓了多少,不多,陈锋也就跑了九个来回。

算一趟两百八十斤,这一共也就才两千五百多斤而已。

这点鱼,算上放掉的小鱼,加起来也没有三千斤。

跟王富荣上午说的四五千斤差得太远了。

不过不要急。

鱼网里的鱼抓完,水里的四人立马开始整理起了渔网。

没多久,又开始在鱼塘里拉网了。

一个鱼塘,一网是肯定拉不完水里的鱼的。

有的时候网没拉好,原本鱼塘里有一万斤鱼,却只拉上来一千斤的时候都挺正常的。

很快,第二网也拉到了边上开始装鱼。

还是一边装,一边扔掉小鱼。

而陈锋又开始来回跑。

这第二网,提后比第一网要少上好几百斤。

第一网跑了九趟,而第二网,也就跑了趟多一桶。

两网抓完,到是没有在下第三网了。

拉鱼车这边,比陈锋把鱼给帮着送上车后,王富荣也从鱼塘里起来,穿着水裤走了过来。

“王老哥,今年比去年稍微好一点哈。”

“去年两网四千刚刚出头,今年的我算了一下,嗯,一共四千六百三十五斤。”

张老板给王富荣和陈锋发了一支烟后,开口到。

边上,用手机算完重量的王雪和程润什么也没说。

这就表示重量没错。

“去年上半年放的鱼苗多,这今年新鱼下塘时,大的有些都有三斤了,小的也一斤多两斤,所以要多一点。”

王富荣点上烟后开口到。

“嗯,那咱们算账哈。

”微零,四六~~~。”

“等于五万零九百八十五。”

“王老哥,一共五万一。”

张老板还挺耿直的,直接四舍五入,多加了十多块,算五万一。

啧啧啧,看见没有,养鱼两亩地的鱼,一年一次就收入五万多。

怪不得专家说农民挣钱容易。

你看,这都够普通工人打工一年挣得钱了。

不过要是真信了,这就是煞笔了。

普通农民家里两亩面积的鱼塘,一年也就差不多四五千斤的鱼。

可是他们的鱼,最多也就六七块一斤。

算下来也就两万多块钱而已。

虽说看起来也不错,但是这也是冒着风险的。

要是遇到翻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