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沈嬷嬷说了她这几日做的准备。其实也没有很复杂,不过就是买下一处车马行,下人安排妥当。
唯一难的是买通老栓叔。
老栓叔原本是只听国公爷差遣的。跟沈嬷嬷没什么交情。在府中,他和方侧妃或郡主都是一样的。
可沈嬷嬷曾发现老栓叔对韩源格外不一样,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就赌了一把。
沈嬷嬷直接把世子没了的实情告诉了老栓叔。老栓叔果然二话不说,就完全听从了沈嬷嬷的安排。
沈嬷嬷把话都说清楚了就停下来看着大家。
赵妈妈是没有什么意外的神色。只微微温柔了脸色轻拍着韩月。
玲儿则是一副大吃一惊和后怕的表情,发生这么多事她大多数不知情。
沈初云,看了看大伙儿。不管源哥儿和月姐儿是否接受得了,她说道:“源哥儿,月姐儿,娘亲没本事,被那方玉燕逼到要带你们逃难去…”
沈初云摸着鼻子认下原主的锅。
唉,好好一个郡主,金尊玉贵的,竟然被一个区区侯府的庶女给打得落荒而逃,算不算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现在她既然接手了这副皮囊,说不得只好帮她收拾这烂摊子。不敢说绝地反击,至少要保下原主这一子一女才能不算白用了人家的身体吧?
韩月:“娘亲,娘亲,月儿要与哥哥、娘亲在一起。”三岁的孩子还不懂得安慰人,只知道用小手抱着娘亲不放。
韩源:“娘亲,是源儿没用,不能保护娘亲和妹妹。”源哥儿的声音嗡嗡的,含着浓重的鼻音。才9岁的孩子想表现得勇敢一些。却有心无力的那种挫败感,使得小小少年心中郁结。
少年又不肯让娘亲和妹妹担忧,于是努力的忍着眼泪。
沈初云又用力的搂紧了两个孩子,吸了吸鼻子道:“嗐,没什么的。娘亲既决定跑…离开国公府,心里也是有成算的。娘亲决定去南方苟…过一段时间。
娘亲幼时有一个姐妹,家乡是南方的,她总是与娘亲说起南方是鱼米之乡,民风淳朴,人民都亲和好客,不似北边民风彪悍。
所以娘亲想去那水乡泽国看看。源哥儿,月姐儿,只要咱们走出了京城的地界,就不怕那方嫔和方侧妃。”
两个孩子泪眼朦胧的点头。玲儿也是泪眼婆娑。
只有赵妈妈和沈嬷嬷眼神坚定的看着沈初云,她们对初云郡主有着全心全意的信任。
沈初云:“嬷嬷,咱们虽说预备往南走,但是要是顺着官道走,很快就会被方玉燕追上。我的想法是出其不意…”
沈初云没有接着说,而是看着沈嬷嬷,沈嬷嬷低头一思索,接道:“郡主,有句话叫做灯下黑。咱们明日就在近郊华山县的周家落脚,住上一个月再往南边走,您看行吗?”
沈初云还没说话,玲儿抢先问道:“华山县离京城太近了,要是方侧妃带人搜查,咱们很快就暴露了呀。”
沈嬷嬷却道:“不会。方玉燕明日只要顺着老栓叔那边一查,就会知道咱们出了城。
但我已经把车马行都安排妥当。她查不到咱们出了哪个城门。这样她就要费些日子四个方向都追踪出去,但是她这样追踪是没有线索的。
京城外围范围大,可不比城内,咱们只要躲着不动,她势力再大也做不到细筛。她找不到咱们,顶多半个多月就会收兵了。”
沈初云连连点头。还不等她出声,沈嬷嬷又道:“郡主,华山县的周家是钱嬷嬷的夫家。也是周嬷嬷的侄子家,周嬷嬷如今正在那里荣养,您放心。”
沈初云放下心来,道:“这是个好办法。咱们往南走的事,方玉燕迟早能查出来。
但咱们今天上了山,这后面的痕迹就能抹去。
华山县又偏东边。按照正常思路出了南门就不会再拐去东边了。方玉燕定然想不到咱们会在她眼前窝着。
只要一个月后她放松警惕了,咱们也就不用太担心被围堵了。”
大家听了沈初云的话都点头。沈嬷嬷道:“郡主咱们先吃点东西休息吧,明天早点赶路。”
沈初云点头。玲儿从包裹里拿出干粮,这都是沈嬷嬷准备好的。
这干粮比起平时国公府的膳食那是天上地下。但两个孩子不吵不闹,一点也不娇气。一人拿一个干粮面饼慢慢细细嚼着。
而沈初云吃着干巴巴的大饼也不吭声。这饼不好吃,但只要饱肚子就行。跑路的时候保命排第一,其他都是次要的。
玲儿赵妈妈和沈嬷嬷本就是吃过粗茶淡饭的下人,更是没什么矫情的。
待玲儿安排两个孩子睡着后沈初云招呼沈嬷嬷走到一边。
沈初云道:“嬷嬷,明日你带着源哥儿、玲儿、赵妈妈先行一步。
先去探明周家是否方便咱们停留,安排好这么多人停留的事情。
我带月儿在山里停留两天。
你记得安排玲儿和赵妈妈带源哥儿在华山县先找个客栈住下。
你安排好以后先接了他们三人去。我和月儿会在一周…七天,七天后去找你。
到时,你听到有叫闫哥的货郎找你,若是确定周家没问题,你就跟着闫哥走。要是有问题,你就不要见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