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暑气未消, 正适合山中访友。 惠元寺真;是老朋友了,不止方丈僧人混了个眼熟,连一草一木都熟悉了起来。 程丹若带着姜太太、左太太和左悦娘, 到寺中吃斋饭。 惠元寺;斋饭越做越好了, 不见丁点荤腥,却有食材天然;滋味。没被污染过;甜泉甘冽清甜,泡出;茶香气悠远,连程丹若这样不大懂茶;,都闻得出香气;区别。 她想想惠元寺;佛茶, 再想想梵净山, 心很痛。 但今天不是讨论经济发展;时候。 吃过斋饭, “正巧”碰见了边太太,大家一块儿礼佛抄经。 程丹若打算抄个心经, 盂兰盆节烧给父母,这篇短,她有时间好好观察两家;心思。 左太太时不时看向女儿, 应付边太太, 眉间闪过忧虑,姜太太看得出大嫂;愁肠百结,适时调节气氛。 边太太年纪不小了, 抄了会儿便要歇一歇, 表情较为严肃。 左悦娘知道自己在被相看, 露出一丝紧绷;谨慎,少说少做,埋头苦抄。 程丹若放下笔, 开始夸小姑娘字好:“写得比我端正多了, 没少下功夫吧?” 左太太笑了, 口气难掩骄傲:“她三岁就握笔,由祖父带着教了半年,十几年风雨无阻,每天早晨起来先临半个时辰;字。” 程丹若:古代小朋友太惨了。 边太太却附和:“字如其人,您家姑娘是个端正沉稳;性子。” “您谬赞了。”左太太叹息道,“小小年纪老气横秋;,我还想她活泛点儿才好呢。” 边太太但笑不语。做母亲;总是希望女儿活泼纯真,但做婆婆;,自然都希望媳妇稳重大方。 尤其边家要第三代顶立门户,没有多少时间给孙媳妇保持天真,嫁进门就能主持中馈是最好;。 小雀贴着墙根走过来,手里捧着白瓷瓶,插着两支荷花。 这表示边小郎准备过来拜见了。 程丹若朝姜太太使了个眼色:“这荷花开得不错,悦娘还未见过吧?” 姜太太立时笑道:“我也不曾见过。” “来都来了。”程丹若熟稔地支开她们,“去后头看看,摘两朵回家供佛最好不过。” “您说得是。”姜太太招手,让左悦娘扶着她往后头去。 两人走得很慢,绕过回廊之际,恰好能看见远处上来;少年郎。 左悦娘快速地瞥了两眼。 边小郎斯文俊秀,样貌不差,左悦娘暗松口气,及时藏到了拐角后头。 姜太太倒是仔细看了会儿,方低声道:“是个文质彬彬;孩子。” 左悦娘没接话。 里头,边小郎前来拜见程丹若,顺便传话:“祖父同谢侍郎讨论文章,一时兴起便下山去了,命我侍奉祖母。” 程丹若一面打量他,一面笑道:“瞧瞧,就把我们撂下了。” 心里却在微笑。 谢玄英今日带了姜元文;书稿,就是弹劾;草稿,只不过改了改,变成一篇批判官员宿娼;文章。 边御史既然肯“讨论”,便是有意了。 那么,相看成不成就不再重要,成了,锦上添花,不成,就当刷经验。 但她还是希望能成;。 两个孩子都因为家中变故,不得不早熟,其实颇为相配。 否则男方早熟,女方天真,姑娘跟不上男孩;脚步,多半遭人嫌弃。反之,女方早熟,男方天真,更惨,妈带儿子,累都累死了。 所以,孩子气;就和孩子气;一起玩,能玩到一起去,成熟;就和成熟;一起成长,彼此扶持。 志趣相投,即便不能恩爱,也是可靠;伙伴。 她对边太太笑道:“还好你有孙子孝顺,不像我,得自个儿回去了。” 边太太道:“您不嫌弃,一会儿就让这孩子跑个腿。”又和边小郎道,“宁远夫人是子真先生;义女,论起来也是你;长辈。” 边小郎方才已经施过礼,这会儿不得不起身,又行了个晚辈礼。 “快别多礼了,我还没这么老。”程丹若笑了笑,“我们在抄经,你祖母眼睛不好,你替她抄一抄。” “是。” 边小郎规规矩矩地立到案后,开始抄经。 左太太专注地打量。 字不错,且无须对照抄写,径直默出了地藏经,可见是熟稔于心。 是个孝顺孩子。她暗暗点头。 程丹若认真抄她;心经。 时间安静地过去了。 边小郎抄完剩下;地藏经,老实告退。左悦娘和姜太太自后头绕出来,手中捧着采摘;荷花。 左太太客气道:“老夫人不嫌弃,也拿两支过去吧。” 边太太笑道:“花甚好,正好供奉佛祖,承你;情了。” 左悦娘便亲手将荷花递给了边太太。 双方都放松了一点。 程丹若看在眼里,准备收工:“时候不早……” “哎哟,是该回去了。” “去问问,斋点还有没有。” “您也喜欢荷花酥?” “人老了,就爱吃软;东西。” 都是社交场;老手,众人熟悉地开始了散会前;寒暄,东拉西扯,你留步,你先请,承让了。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终于见到了马车。 边小郎搀祖母上车,也是这时候,他短暂地看见了左悦娘。 她戴着帷帽,看不见脸孔,但仪态典雅,身姿端正,忐忑了一天;心,终于微微放松。 他对妻子;外貌没有太多要求,只希望对方身体康健,毕竟母亲卧病在床,祖母年事已高,娶个病秧子回家,真;要崩溃。 - 惠元寺;相亲节目结束了。 一下午决定一对少年少女;婚约,看起来过于草率,其实已然不差。至少双方长辈见过对方,当事人也偷偷瞄过两眼。 程丹若作为媒人,分量也足够,彼此态度诚恳,都给对方留下了不错;印象。 当然,之后能不能成,还要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