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武侠修真>拨雪寻春> 竹风潇(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竹风潇(四)(2 / 3)

曾经连年征战的时日。

空山剑戟,失色相顾,妻离子散,各自偷生。

他见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甚至还亲手造成过这样的悲剧。

他以为自己的心早已麻木,却在她这饱含情感的曲调中,眼前逐渐升腾起一层薄薄的水雾。

“星散各偷生,不幸适相遇。

妾身如风花,飘零委尘土。

妾命如蜉蝣,焉能保朝暮。”

唱着唱着,她倏然联想起自己的身世。

自己同这词中的女子,又有何分别呢?

乱世之中,又有谁能安好?

思及至此,她情绪低落了下来,嗓音也带出些愁绪。

“一死恨不蚤,空为年少误。

去去忽相失,零落在中路。

妾有乳下儿,咿哑方学语。

四海尚干戈,安知尔生死。”

唱到这儿,她抚上屏风,将曲调放得更缓,不似在唱,更若低吟。

“回首望天涯,家山在何处。”

家山在何处?

雪夜埋魂冢。

她似乎连想,都不敢再去想。

本想抬眼冲他挤出一个笑容,却仍是忍不住地蹙了下眉头。

她不过是被乱世裹挟的一个普通女子,在他们的皇权纠葛中,被骗得团团转,背负着家仇之名沉浮。

她曾经几乎为此付出了一切。

可到头来,仍不过是空无意义的笑话一场。

她没敢再看他,她怕他识破她强颜欢笑的假面。

可她不知道的是,他亦是如此。

他手中端着的茶水由热转凉,一口未饮,雾气仅剩轻飘飘几缕,眼中却隐隐闪烁着晶莹。

唱的人动了情,听的人,又何尝没有?

他想起从前,在军营之中,不计出身赏识于他的那名老将。

正是因他举荐,他才得以和陆枕河相识,相知。

那时,他们有共同的理想和抱负。

那时,天下之大,他虽无以为家,可他却从未觉得孤寂与空乏。

如今,他坐上了万人景仰的龙椅,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他说不清,也道不明。

若说悔?他悔,也不悔。

他后悔失了一个又一个的旧友,却不悔夺来天下。

人总是想既要又要的。

可如今的寂寥,何尝不是他七年前那动心起念后的咎由自取。

唱着歌的女子不知何时已走到了他身前,轻轻跪坐在莞席上,接过他手中的茶盏。

她一边低吟着如泣如诉的曲调,一边为他换了杯热茶。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她堪堪抬眼,凝视着他,敏锐捕捉到了他眼底的躲闪。

他是有愧的吧?

她特换了曲唱词。

这几句虽是闺怨,如今经她轻轻唱来,却更似来自故人的宽慰,其意是——

我怎会不知你是怎样的人呢?你定是有你的难处。

这是他等了多少年,都没等来的话。

却是在今日这个月圆之夜,由这个出身风月的年轻姑娘,道给了他听。

他颤抖着手,接过她递来的茶,却不敢再与她对视。

她竟然明白。

她懂自己的纠结取舍,她懂自己的不得已而为之。

可她的懂得,却让一个不可一世的帝王,骤然生出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卑微。

他不该将这样至纯至真的人强留在身边。

他配不上这份纯与真。

他曾经也满怀理想与抱负,怎么人生的路走着走着,就与曾经的那个人渐行渐远了呢?

在殷城的时候,他想的究竟是百姓,还是胜仗?

在七年前的冬夜,他究竟想的是天下,还是皇权?

在张府的寿宴,他究竟怕的是旧臣,还是忤逆?

在京城的诗会,他究竟谋的是反臣,还是天下归心?

命运无常,造化弄人,为何在他做错了许多事后,却开始后悔。

她的歌声并不娇柔婉转,不会让他生出男女间的旖旎心思,虽仿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