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瑛和祝思来闻言都是一怔,荣城灯会?这个活动压根就没出现在他们的计划上。 “怎么突然想起去看灯会?”祝思来倒也不是很抵触,只是事出突然没做好准备。 “嗨,别提了,还不是买灯笼的事儿闹的。”周云理一摆手,提起这件事摇头皱眉心烦不已。 原先的安排里,买灯笼的事情全权交由周云理负责,他脑子活络门路又多,对大众的喜好又有一定的了解,按理说这件事对他来说该是信手拈来的。 在执行初期,的确非常顺利。周云理跟他那些朋友打听了一圈,听说从前跟着他一起摆摊卖日用品的小兄弟去荣城那边找了个师父学做灯笼去了。 这不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嘛,周云理翻出电话本,想办法跟他搭上线,那边也非常爽快,说这么多年兄弟了,帮忙买几个灯笼算什么事儿,邀请周云理去荣城他师傅的店里自己挑。 周云理今天起了个大早,坐车去荣城就是为了忙这事儿。一路上倒都没起什么意料之外的波折,就是在挑灯笼的时候出现了麻烦。 店里的灯笼填满了整间店铺,上头挂的、地上放的、架子上摆的,款式图案各异满满当当一大堆,用料做工无一不佳。 周云理就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都看不过来了,只恨自己没多生一双眼睛。 老板,也就是周云理那位小兄弟的师父笑呵呵地看着周云理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不着痕迹地炫耀了一句:“你别着急,慢慢看,后头院子的仓库里还有一堆呢。” 还有一堆?周云理嘴上道谢,脚下却一不留神打了个趔趄。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开始认真挑选起灯笼来。 店铺里数目最多的花灯直径有大约50c高度不算下面悬挂的穗子也有足足70c 老板介绍这种花灯需要用结实的铁丝焊接成骨架,再用各色的绸布裱糊出灯笼的大致形状,绸布轻而透,薄如蝉翼,轻如烟云。 若是在灯笼里头点上一根蜡烛,会影影绰绰地透出些光亮来,倒是让人想起《红楼梦》里用来糊窗子的软烟罗。 就算是这样,仍嫌不够精巧,还要在绸布上贴上精细的剪纸或者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直接绘画着色。这样一来上头的图案活灵活现,不论是神话故事还是民间传说,都生动有趣。 这一盏花灯简直像是穿着宫装的唐朝美人,雍容华贵国色天香。 周云理在店里挑花了眼,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些! 虽然周云理的铁哥们儿做不了主,但有他在中间牵线搭桥,价格也公道,基本只比成本价高上一点儿。周云理一连选了好几个灯笼,偏偏在那个“镇摊之宝”上犯了难。 他的视线在那些华丽的花灯上转了一圈,颇有些兴意阑珊,美则美矣,总归是差点儿意思。 店主看周云理在店里逛荡了小半天都没拿定主意,想了许久才从后院拿了一盏足足有半人高的花灯出来。 花灯颜色颇为富贵,外形像是宫灯,里头的圆筒上却贴了一层《西游记》的剪纸。点燃这盏宫灯,热气向上熏,内轴的剪纸随之转动起来,光影流转印在灯屏上,仿佛师徒四人当真活了过来! 周云理当场就被这盏走马灯征服了,有这样一盏灯在,到元宵节那晚就算有别的竞争对手在,他们的摊子想必仍然能在整个广场上独占鳌头。 他笑着拍了拍老板的肩膀,按照川省的习俗称他一声哥老倌:“哥老倌儿,这种好东西,怎么不早点拿出来?怕不是跟我见外哦。” 老板却愁眉不展连连叹气,恐怕这里头有什么内幕,老板不愿意说。 周云理从烟盒里拿了一根烟递过去,老板把烟夹在耳后没有抽:“在灯笼店里,哪敢随意抽烟,万一见火了,我们家传了几代人的灯笼铺子都要被烧没了。” 不过鉴于周云理看起来就很好说话的样子,老板还是决定据实以告。 这个灯笼原本是一位富商在去年春节前定做的,准备元宵节的时候用来讨他家老太太欢心。但后来他生意上头不怎么顺当,短短一个月一连黄了三桩大生意! 富商没办法,花重金去找高人指点,高人看过之后说他们家来年不能挂灯,往年挂的灯笼也得取掉。 虽然富商付了定金,但尾款他怎么都不愿意付了,还说是这家灯笼店做的灯笼妨着他了,他不找灯笼店的麻烦都算好的了。所以这个灯笼一直积压在店里快一年了还没卖出去。 “别的人来店里看到这个灯笼,也有喜欢的,但听说原委之后宁愿多出点钱要我重新给他做一个也不愿意要这个。”老板神色颓唐,对这个灯笼如何处置也很是犯愁。 这个灯笼犯了忌讳,原主人都不愿意要这个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