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武侠修真>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129章 说谎的病人,无菌坏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章 说谎的病人,无菌坏死(1 / 3)

现在,周灿打石膏的水平已经不比贺医生差。 如果让他在骨外科混上一年,打石膏的水平绝对可以比大多数主治医生还厉害。 断骨接合术,这门医术提升也是极为喜人。同样达到了住院医下等水平。 毕竟这里是骨外科专科,接合断骨的机会实在太多了。 周灿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跟着单医生、申主任,一共混到了117次断骨接合机会。 他能感受到断骨接合水平的显著提升。 以前接得最多的是断指,上级医生基本上也只会让他上手这种风险较小,难度较低的断骨接合。 如今拥有了住院医接骨水平,对于臂骨、胫骨之类的断骨接合,他也能操作一二。 只是接出来的没有单医生、池医生那么好。 上述三门骨科医术的提升都还不错。唯有正骨术,学会后一直还是实习生不及格水平,没有任何提升。 主要是没有上手的机会。 需要正骨复位的病人,绝大多数都在手法复位室直接治疗,根本不可能进手术室。 偶有个例,因为脱臼、移位的关节部位较为复杂,很难手术复位,需要通过有创手术,对它进行一個手术复位。 这种手术一般都是骨关节组负责,他们所在的骨创伤组从没有做过。 正骨术迟迟无法提升,他也没办法。 只能等以后再找进修机会。 规培的主要目的就是规范化诊疗操作培训,在这期间只要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接诊、治疗流程就行了。 并不需要把每门医术都学精。 也没人能在短短的三年内,把所有规培过的医术全部学精。 都是入个门,学会方法,然后在接下来的住院医行医过程中慢慢锤炼提升自己的医术。 在骨外科的两个多月,除了骨科医术的提升,他的缝合、结扎、止血、清创、分离等多门医术都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止血术,目前已经接近主治医中等水平。 缝合、结扎因为上手机会多,经验值涨得快。再加上本来就已经接近主治优秀水平。 早在上个月就达到了主治优秀水平,都快要达到副主任医师水平了。 他对此特别期待。 主任级的医术,那会是什么体验? 这天,周灿如往常一样早早的赶到了骨外科上班。 至少提前半小时到达他们所在小组的医生办公室,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查看组内的手术病例。提前了解组内即将手术的病人信息,可以做到手术时心中有数。 另外,观注那些术后病人的情况,以及手术方案,可以清楚的知道手术的治疗效果。 为他以后行医积累丰富经验。 查看到一台今天即将安排手术的距骨骨折病例时,周灿一边查看这人的各种检查报告与片子,脑子里却是浮现出查房时,那个病人的情况。 从病人拍的片子来看,距骨发生严重骨折。 需要做手术从踝关节部位切开,对骨折的距骨加以复位,并且钻孔后,使用螺丝做一个内固定。 别看这个手术部位只是在四肢,而且看上去好像不复杂,但是这台手术的级别却是四级。 副主任都没办法主持。 只能是主任医师亲自主刀。 手术的定级,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会根据难度、风险等多种因素给予评级。 能达到四级的手术,就没有好做的。 申主任今天上午九点,会亲自为这台手术主刀。 检查报告、片子,申主任肯定都已经看过了。术前谈话有可能是他亲自谈,也有可能让手下主治去谈。 周灿反复把病人拍的片子放大,仔细查看。 这个病人受伤的左足,他看过,足部肿大泛光。收治住院已经两天了,昨天才制定出手术方案。 “周医生在看什么呢?” 贺医生走进办公室,发现周灿第一个到,他笑着主动打招呼。 “查看一下组内的病人资料。你来帮忙看看,病人的这张片子有没有问题?” 周灿的直觉一向比女人的第六感还灵。 查看病人的资料时,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cascoo.net 贺章医生走过来仔细查看病人拍的片子。 “没什么问题啊,确实是距骨严重骨折。” 他看过后,没发现问题。 “可能是我多虑了吧!我再去病区看看病人。” 周灿起身朝病区走去。 这里摆放的是成排的开放式床位。 大医院的求诊病人太多了,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约管理成本,节省空间,多喜欢弄这种开放式病床区。 一路上,不断有家属或病人跟他打招呼。 聪明一点的病人或家属,基本上都知道周灿的地位相当高。 早上主治查房时,周灿虽然走在第四位,但是一些重要病例,单医生都会主动跟他讨论。 这是唐医生、何医生所没有的待遇。 原因嘛,也很简单。 周灿的病理诊断水平还行,医学病例方面的知识,相当渊博。 经常能够给出极具建设性的诊断意见。 有时候,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周灿都能及时发现。 这就是一种依赖和信任。 单医生找他一起参谋参谋,心里踏 。实。 病人和家属精明得很。 知道周灿在骨外科的地位相当高,自然争相巴结讨好。以求在的手术、住院阶段,得到更多的关注。 周灿径直来到77床。 “赵先生,今天准备给你安排手术,知道了吧?” “护士昨天傍晚通知了,还让我禁水禁食。” 病人热情的回应。 随着周灿在骨外科的隐性地位不断提升,现在跑过来查房,已经很少被家属、病人冷淡对待。 像现在,他亲自跑过来询问这位赵先生的病情,家属和病人都有些受宠若惊。 “您的足部从受伤到现在,一共是多少天了?” 周灿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