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武侠修真>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166章 立了大功,胡医生肠子都悔青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章 立了大功,胡医生肠子都悔青了(1 / 3)

“我在这等您!” 周灿与很多人学医的目的不同。 不少医生学医是为了能够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学医纯粹就是兴趣与救人。 每次成功治好一位病人,为他们解除病痛的折磨,又或者挽救一条生命,他都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这次为了救7床的患者,他已经做了许多超出本职工作的事。 他坐在值班室内静静等待石医生出来。 这期间,他在脑子里反复辩证患者的病因、病理,以及检查方法、用药,以便石医生等会与他交谈时能够有更大把握说服对方。 在这期间,不时有医生与护士进出值班室。 很多人好奇周灿怎么坐在这? 后来经过相互交谈,知道了周灿是在为了救治7床的病人而努力。尽管有人觉得他的行为有些幼稚,但是也有不少医护觉得他这种救人的勇气与精神值得敬佩。 大家的素质都挺高,尽量不去打扰周灿。 有个年轻的护士妹子更是偷偷打量他,眼中透着好奇与友好。 …… 足足过了一个多小时,石医生这才从病区内走了出来。 看上去,脸上满是疲惫。 有些危重症患者的照顾与抢救,特别折磨人。 费神费力,心弦紧绷,精神始终处于高压状态。 “我先开医嘱,完了再和你聊。6床的病人情况很不好。” 石医生解释了一句,然后坐在电脑前开医嘱。 6床的上一位病人刚离世,新来的病人情况又是极不乐观,谁说数字6就一定吉利?在重症病房,那個第6床位都快变成死亡床位了。 车祸,颅内出血,深度昏迷,很多病人都挺不过这一关。 就算挺过去了,也容易变成植物人。 等到石医生开完医嘱,周灿赶紧把自己想好的辩证思路说出。 刚说了几句,石医生便出言打断。 “我的时间非常紧,没法详细听你的每一个诊断细节,直接说你的主思路与结果就行了。” 于是,周灿准备了一个多小时的说辞,最终压缩成了简化版。 等他快速说完后,石医生沉思了几分钟,眼神逐渐明亮、坚定。 这是好事情,说胆他已经接受了周灿的诊断思路和结果。ωωw.cascoo.net “我已经交代小张和护士,注意给7床的病人取便留样,然后送检。只要患者的体内真有寄生虫,相信一定能够查出蛛丝马迹。这次我会要求实验室重点筛查虫卵与可能存在的寄生幼虫。同时对粪便的成份进行更细致的分析。重点化验粪便中是否含有能让毛细血管扩张的激素、药物。” “无论哪一条成立,都能成为给患者用药的依据。至于现在,必须耐心等待。你明天还要过来上班,这里面的工作强度极高,有时候甚至需要延长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你可以先回去睡觉。相信等你明天来上班,会有一个结果给到你。” 石医生这人说话非常实在。 听着就让人踏实。 而且他从病区出来前,已经对手下的规培生与协助护士做了取便留样交代。 说明周灿第一次跟他谈这事,他就已经重视,并且深度思考过。 与胡医生的‘客套’,不愿冒风险,不愿多担责任比起来,石医生更让周灿尊敬。 这里必须提一下,石医生手下的规培生小张,可不是周灿他们这一届的。而是早已经拿到执业医师证,规培快满三年的老资格。 而且属于重症医学科的专科医生。 很多规培生,规培的最后三四个月都是选择回到所选科室完成最后的规培。 比如选的是神外规培方向,规培的最后三个月通常都会回到神外工作。 也算是提前适应本科室的工作。 只等规培证到手,立刻就能上岗成为一名合格的住院医。 “行,这事就拜托您了!” 周灿起身告辞。 话说到这个份上,周灿等这一个多小时,也就不算白等。 “哦,对了,你怀疑是哪种类型的寄生虫?最好给出用药建议。” 石医生叫住了他。 “个人觉得是蠕虫类寄生虫的可能性更大。如果真是蠕虫类,建议用甲苯咪唑。考虑到病人的耐受与肠道情况,要是同时不能让患者服用少许生茶油就更好了。” 周灿判断是蠕虫类寄生虫,而不是原虫类,依据有多个。 最主要的一条,他觉得这寄生虫十分狡诈,有着很强的领地意识。只盘踞在患者的小肠内。 然后它的排泄物或者是分泌物,能够造成毛细血管扩张,一般的原虫类寄生虫,从没听说有这个能力。 至于他提出的用药建议。 其实他的药理基础并不差,只是因为还没有拿到执业医师证,没有处方权 。。 无法开药。 医嘱也开得特别少。 基本上一直处于见习状态。 “用生茶油护肠,外加对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削弱它们的活力……这个用药建议与你的诊断思路一样清奇。” 石医生居然轻易就懂了周灿的用药意图。 不愧是马上就要升副主任医师的人,感觉他的实力比胡医生要强出不少。 …… 第二天,周灿赶到医院上班,心中记挂着7床的患者。 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了? “胡医生早!” 周灿见到胡医生匆匆走进办公室,连忙笑着打招呼。 “早!跟我去重症病房,准备干活了。” 胡医生压根没有提昨晚那件事。 成年人的客套话,基本上就是当面安抚,转身遗忘。 好在周灿已经从石医生那儿找到了突破口。 跟在胡医生身后,进了ICU病房内交接班。 昨天下午接他们班的是石医生与那个规培快满三年的小张。今天早上却换成了一个陌生的医生。 ICU病房因为工作强度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