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武侠修真>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449章 死磕没好下场,庞院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9章 死磕没好下场,庞院助(1 / 3)

“娄主任来啦!” 房主任一眼就看到进门的娄主任,赶紧打招呼。 她能够稳坐医院办公室主任的位子多年,一直不曾被撼动,自有其过人手腕。 院办主任相当于院长的内阁大臣。 院长的意志与指令,事无巨细,基本上都是由院办主任落到实处。还有医院各部门的协调,很多时候也是由院办来牵头。 说到这里,就必须提一下院助。 首先,院助的地位很高,同样是院级领导。其次,把院助直接理解为院长的秘书,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院助在很多情况下,甚至可以代行院长职责与权力。 懂事的医生见到院助时绝对不会称呼他为某某院长助理,而是直接称呼他为某某院长。 自动省略掉后面的助理二字。 就好比很多新手医生、护士,见到谁都喜欢叫老师。 在现实中,叫主任医师为老师,他可能会很不高兴。称呼他为某某主任最稳妥。 “这不是我们科室闯了祸嘛!还累得您和殷科长这么晚都没下班。”娄主任这种故意承认错误的开场方式,其实非常高明。 成年人争的从来都不是嘴皮上的输赢,最在乎的永远只有实实在在的到手利益。 “哟,唐主任,您怎么也来啦?” 房主任看到唐菲主任时,立刻起身相迎。对待娄主任的态度,表面上热情,却远没有对待唐菲主任时那么客气。 无论什么时候,实力都是一个成年人说话的最大底气。 娄主任现在是以科主任的身份来这儿谈话,急诊科的实力强弱,直接决定着他的地位高低。 科室实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一个科室的创收能力上。如今,创收已经变成了多个指标,包括科室主要医生的CMI指数,这个指数越高,意味着科室诊治疑难病症的水平越高。自然而然的,这个科室的医生知名度也会越高,门诊量肯定低不到哪去。 只要能够收治到充足的病人,创收一般都会很可观。 另外,这个指数还会影响到上级对医院的医保预付金额度。 这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创收指标。 如今,大医院要是没了医保金的支持,怕是撑不过三个月就得倒闭。 至少七成以上的患者住院时都会用到医保支付,这是医院营收的主要来源。 除了上述这些外,科室的实力还包括医生的SCI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以及科研成果。像图雅这种医教一体的综合医学院,还会考量教学成就。 总之,每一项衡量科室实力的指标都有着极高的难度。 儿科无论在创收方面,还是科室名医数量,年轻优秀医生数量,科研成果与科研能力,以及SCI论文数量等等,都要远超急诊科。 这也是房主任看到唐菲主任来了后,会如此客气的重要原因。 要是外科的谢主任或者是内科的谭主任过来,保证房主任的态度还会更夸张。 像谢主任、谭主任、张主任这三人,地位基本上只比副院长弱一点点。 “我正好有点事情向医院反应,也就跟着过来了。” 唐菲主任也不说什么事。 “没事,你们有事情先谈便是了!我正好先处理一下科室的事务。”唐菲主任抽了一张椅子,自顾坐了下来。 房主任亲自给她泡了茶,顺带着给娄主任、韩副主任、周灿也各泡了一杯。 “你们稍坐片刻,我请院助与辛科长都过来一下。” 今天这起医闹事件,说白了,急诊科在诊疗程序上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家属闹得再凶,最后还是听从警方的调解,把尸体送去殡仪馆火化。 如今,反倒成了医院内部问题。 几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具体怎么调和,不是房主任一个人能说了算。 比如保卫科,真正管着这个科室的人是院助。 院助的诸多职责中,有一条是协助院长做好全院办公、教学、实验场所的安全保卫、清洁卫生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科也就落到了院助的管理之中。 同时,保卫科又属于总务科的一个下属部门。 总务科同样管着保卫科。 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就像那盘根错结的树根。 不过一个医院有一个医院的实情。 就拿图雅来说,保卫科的大小事务,基本上由院助说了算。 据小道传言,管后勤总务的副院长是院助的亲舅舅。年纪比院助仅大了三岁。 所以两人不存在谁提拔谁,大家都是凭各自的本事上位。 最多就是后勤总务副院长在院助进入医院时,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照顾。当然,到底谁照顾谁,这事只有当事人清楚。 不管怎么说,小小一个保卫科牵扯到了一位副院长,一位院助的利益,这背后的能量是相当恐怖的。 这也是医院的保安即便表现不佳,仍然没人提出整改之类建议的重要原因。 只要没出大问题,估计就算是祝院长都不愿意动这个科室。 没过多久,医务科的科长辛万山率先赶到。 来了后,少不了一番寒暄。 与房主任、娄主任、唐主任三人打过招呼后,辛万山的目光看向周灿。 “周医生,我可得批评你哟,下次当着众人的面,可不许再顶撞殷科长了。就算我们医务科处理事情时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让你们临床医护觉得很委屈,也可以事后到医务科找我们沟通嘛!你看,现在弄得殷科长多委屈呀!” 能看出来,辛万山对周灿的态度依然很友好。 明面上在批评周灿,实际上就是为了给殷副科长一个台阶下。 也就是说,周灿当众顶撞殷副科长这件事情,很可能就这样揭过去了。 如果辛万山来了后,并不主动提及此事,或者面无表情,那才有可能为这事大动干戈。 “确实是我太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