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武侠修真>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459章 六级止血术,挖墙脚的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9章 六级止血术,挖墙脚的来了?(1 / 3)

本身他与妇产科的张碧华主任关系就很好,万一在术中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求援。 还有他也确实存在一定私心。 挑战这种从没做过的手术,赚取手术经验值的速度会更快。 随着他的缝合术晋升到主任医师水平,他尝到了甜头,对六级医术境界更加向往。仅仅只是缝合术晋升到六级,那可不行,其它医术也得跟上。 他更想知道,医术升到六级以后是不是就已经到顶了? 如果还能再晋升,会是什么水平? 他这边刚与手术室、麻醉科联系好,女病人的B超结果倒是率先出来了。 可以清晰的看到核桃大小的孕囊,所处的位置正好在输卵管中段,较为靠近宫颈口的位置。 “果然是宫外孕!” 周灿看完B超结果,更加证实了自己的诊断。 孕囊正常情况下应该像一颗种子一样,扎根在子宫内。当它没有在子宫内时,这就属于宫外孕。 此刻所在的位置是输卵管,这里的空间非常狭窄。 随着孕囊不断发育和生长,它的体积不断长大,最终导致输卵管被撑破。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一般会感到腹部疼痛。如果出血严重,很快就能下身见血。 患者小便时,甚至有可能出现发黑的血凝块。 宫外孕发生出血时极为凶险,唯一的办法就是手术。 这时候麻醉医生已经赶了过来,她与周灿略作交谈后,开始迅速对患者做麻醉风险评估。 周灿则找家属谈话。 其实也不用找,超声结果出来后,患者此时的状态已经很不好。脸色苍白如纸,目光变得澹漠,表情呆滞,身体在不停的颤抖。 “医生,我的女儿到底是什么病?您快点救她啊!” 家属的语气很急迫,也很凶。 “请您做好心理准备。您的女儿属于宫外孕,现在是输卵管破裂大出血,必须紧急做手术抢救保命。麻醉医生评估完,马上就要进手术室,再迟疑则很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她现在的状况就很不好……” 周灿刚说完宫外孕三个字,家属满脸的不信。 “我女儿还在读书,从来没听说她谈过男朋友,怎么会怀孕呢?一定是你们搞错了。你叫个年纪大点的医生过来再帮忙看看。” 家属质疑周灿太年轻,诊断错误。 “这是B超单,结果已经很清楚了。还有,您女儿在两个多月前谈了一个男朋友,一直没敢告诉您,这是她让我转交给您的一封信。她担心没机会再跟您说话。” 周灿把那封信交给家属。 结果,女孩的母亲刚中手接过,身体晃了晃,直接瘫倒在了地上。 “女士,女士,您没事吧?” 周灿赶紧询问她的情况。 要是母女俩同时出事,那可就麻烦大了。 现在还需要女孩的母亲手术签字呢。 “啊……呜呜呜……” 女家属直接失声痛哭。 “都怪我,怪我把女儿给害了啊!那个姓石的摩的司机就是一个禽兽,骗子……呜呜……” 这时候,血检结果也已经出来了。 女孩的血色素只有65,正常情况下,女性一般要达到110以上。 按照血色素计算,周灿推断这个女孩很可能出血超过1500毫升以上。这已经非常危险。 他没有慌,而是赶紧拿来手术同意书,把女孩的信息填上去,让家属签字。 此时的家属整个人呈现出一种行尸走肉的状态。 周灿让她签字,她就签字。 但是必须指出签在哪,她根本没办法自行阅读手术同意书的内容。眼下的情况,也没时间给她细细研究手术同意书上的条款。 …… 很快,女孩被推进了手术室,补液、输血、麻醉,紧急手术。 周灿主刀,许医生在旁边指导。 一层层剖开腹腔,很快便发现了出血点。原本细小的输卵管直接被撑破了。 随着一起破掉的还有动脉血管。 子宫内已经全是血,保守估计出血量超过2000毫升。 这要是再晚一点,人估计直接就没了。 他小心而迅速的取掉孕囊,然后刮干净,修复输卵管,吻合破掉的动脉血管…… 整个抢救过程出奇的顺利,或许是因为周灿现在的手术能力已经很强了,所以手术中的各项任务都能信手拈来,没什么特别难的地方。 做完手术,他轻舒了一口气。 总算把人给救回来了。 这台手术为他带来了101点清创术经验值,11点切开经验值,1013点止血术经验值…… 收获最大的是止血术经验值。 这门医术本来就已经达到了五级顶峰,马上就要升级了。 加了这么多经验值以后,不出所料,顺利从五级升到了六级,成为了周灿第二门主任级医术。 【止血,六级,当前经验值1/1000000。主任医师初级水平。】 他细细感受着主任级止血术的不同之处。 以前他的止血术达到五级时,可以较为清晰的感知到患者的出血是否已经止住,还能根据患者描述的症状,以及局部皮肤的颜色,患者是否便血,是否吐血等等症状,精准的推断出患者的出血点在哪。 比如这次一眼就看出女患者正在大出血,便有着五级止血术的功劳。 现在这门医术晋升到六级后,有几个最明显的变化。第一,他在给患者止血的过程中,脑子里面会自动呈现出多种止血方式,然后迅速筛选出一种最适合的止血方法,或者是多种止血方法联合使用。 这种能力相对于以前的五级医术来说,应该属于进化。 以前遇到各种出血情况时,他需要仔细研究,反复思考,经过再三权衡才能选择一种最符合患者实情的止血方式。 现在,好像已经不再需要过多的思考,自然而然的就能选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