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三位客倌要吃什么面?”三人才走到面摊前,一名衣着干净的妇人热情地问道。 “大婶,来三碗你们的招牌面。”杨清泉赶紧说道。 “好好好,三位客倌稍等,马上就来。”妇人笑眯眯地去为三人煮面去了。 “晨兄弟,文平兄弟,坐!”杨清泉请赵婉晨姐弟入坐。 赵婉晨将背上的背篓拿下来,放到凳脚边,赵文平也跟着姐姐有样学样,姐弟俩坐在了杨清泉对面的长板凳上。 刚坐下,杨清泉就问道:“晨兄弟有没有想过学医?” “没有。”赵婉晨摇头回答。 “为何?”听到赵婉晨竟然没想过学医,杨清很是惊讶,所谓医药不分家,一般懂药理的人,都会想着学医。 “学不会。”赵婉晨的回答很简洁。 “既这样,那真是遗憾。”杨清泉本身就是学医的,他是相信在学医上还是要靠一些天赋的,不是光靠努力就行的。 “不过,晨兄弟懂药理也很厉害了。”在药理这一块,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 “对了,晨兄弟的药理也是跟村里的郎中学的吗?” “跟家父学的,家父生前就是靠采药维生。”赵婉晨笑答。 听到生前二字,杨清泉知道,赵父已经不在世了,抱歉地说道:“对不起,我不是有意打探晨兄弟的隐私。” “没关系,我爹娘是上个月去世的,我们村里的人都知道。”赵婉晨摇头说道。 听到赵婉晨说父母上个都去世,杨清泉整个人都震惊了:“所以,现在你们家里最大的就是你们兄弟俩?” 他觉得他从小就死了爹,已经很惨了,没想到他竟然遇到两个比他还要惨的。 “也可以这么说,不过我们的爷爷奶奶都还健在。”赵婉晨点头回答。 “难怪晨兄弟上次坚持要回家做饭。”杨清泉这下总算知道赵婉晨上次为什么要坚持回家了。 晨兄弟看着也就十岁左右,那他家里的弟弟想来更小,确实需要他回家做饭。 赵婉晨含笑点头,杨清泉能体谅,这是她最大的荣幸。 “三位客倌,你们的面来了。”随着妇人的话落下,一个大碗放到赵婉晨的面前,只见偌大一碗面上,就飘着几粒葱花和一个荷包蛋。 在赵婉晨眼中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一碗面,在赵文平的眼中已经是他长这么大以来,吃过最好的一碗面了。 “文平,慢点吃,小心烫。”看到弟弟狼吞虎咽的模样,赵婉晨本能地叮嘱道。 “姐,这面好吃,你也快吃。”赵文平吸溜了一大口面后,抬头笑着说道。 “好。”看着弟弟狼吞虎咽的模样,赵婉晨想起他之前说和杨清泉一起吃饭不好的话,不禁感叹:孩子就是孩子,只一碗面,就把之前说过的话给抛到脑后去了。 “让杨大哥见笑了。”赵婉晨朝对面的杨清泉抱歉地说道。 “不碍事,刚才我还担心这么大碗面文平吃不完,现在看来,我是无需担心了。”杨清泉摆手笑道。 听到杨清泉的话,赵婉晨笑了,低头慢慢吃着她的那碗面。 虽然她现在做男娃打扮,但这碗面于她来说,确实有点多。 “文平,我吃不完,你帮我吃点儿。”说完,也不等赵文平答应,就直接夹了一大筷子的面放到赵文平的碗中。 赵婉晨食量不大,赵文平是知道了,就由着她。 杨清泉却是看得直皱眉:“晨兄弟,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这么少,小心长不高。” “谢谢杨大哥,我在家里也吃不了这么多。”赵婉晨边往赵文平碗里夹面,边笑着说道。 而且她本身就是女孩子,就算是在长身体的时期,食量和同龄的男娃,那也是没法比的。 当然这些赵婉晨是不会和杨清泉说的。 留下够自己吃的量后,赵婉晨这才继续吃自己的面。 见赵婉晨不再往赵文平的碗中夹面,杨清泉的眉头才舒展开来,边吃面边和赵婉晨聊起药理来。 在聊天的过程中,杨清泉发现,他的这位晨兄弟,年纪看着小,但懂的药理比他都还要多。 比如,他们用来做配料的生姜竟然还可以入药,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说。 又比如,田边地头野生的薄荷,竟然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不和他的晨兄弟聊天不知道,这一聊天,他竟然觉得连他平时吃的菜都能用来入药,你说神奇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