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一声绛紫的三司使上前接旨后,叶安才猛然发现原来三司使便是这次自己的顶头上司,体量安抚使范雍!至于身边这位不用说便是上骑都尉曹仪了。 看着手中的圣旨,此时的叶安才回过神来,不对啊!自己明显是被刘娥摆了一道,虽说作为安抚副使,这差遣已经足够大了,但所谓的体量安抚使是事毕即罢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是去“打白工”。 更重要的是,自己身上还有司农寺少卿的差遣,今年是要在春、夏两季推广土豆和地瓜的,并且还要准备扩大自己的商业规模………… 显然刘娥是不希望自己留在东京城中,便以这个借口让自己出外,在东城中为官和出外为使臣完全是两码事。 熟悉宋代官场制度的叶安顿时便觉得这是刘娥在给自己“穿小鞋”,顶个副使的名头几乎没有什么大用,就是给范雍查漏补缺,同时兼备顾问之责。 当然或许还要同曹仪一起领兵…………可以说是最吃力不讨好的差遣,因为功劳属于正使范雍,军功属于曹仪,自己就是个打酱油的存在,顺便还能给范雍背黑锅。 但这同样也让叶安又有些兴奋和喜悦,也不知什么时候散朝的,只是跟着朝臣们机械的往殿外走去。 曾经的大好河山他游历过不少,镇戎军的治所便是后世的固原,他去过几次到那里看望老战友,但现在的固原又是一副什么模样? 固原地势较为特殊,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角地区的中心,西安不用说,便是唐时的长安,大宋的京兆府,兰州现在也属于大宋的控制范围之内。 事实上镇戎军属秦凤路,而并非是环州所在的永兴军路,但相对于地势来说,镇戎军距离环州很近,并且在环州的西面,浦川河便是环州地界。 刘娥这么做也算是较为聪明的,并且这一次也不是只动用了保安军和定边军那么简单,甚至需要从永兴军路调兵。 曹仪为何是镇戎军节度使而不是都指挥使?因为节度使能够临时调遣和指挥镇戎军附近的怀德军,德顺军,可谓是权利甚大。 要不是因他乃开国名将曹彬之后,怕是也不会得到如此大的权利,现在唯一和刘娥走的近的将门便算是曹家了。 曹彬不在了,但曹彬的儿子曹玮却是曹家的顶梁柱,也是大宋的名将,是将门中少有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 而他也是赵祯未来媳妇,曹皇后的父亲,曹家可谓是即将迎来最好的时代,曹仪便是曹玮的亲侄子,已故广平郡开国公,官至同平章事的曹璨儿子。 曹家相对于一般的将门家族极少有内斗,相反还非常团结,因亲情纽带的作用,可谓是一荣俱荣的存在。 而身边这个看似读书人一般的曹仪,浑身上下都透露着武者的精干,说话做事毫不拖泥带水,也没有那么多的文绉绉,即便是叉手也显得相当的豪气利索。 不知是因为叶安和传统文臣稍显不同,还是因为他搏杀死士的关系,大宋的武将们对他大多是保有不错的好感的,当然叶安自认为更多的还是因为身上带着的勋爵。 一般的文臣是没有什么爵位的,但武将不同,能成为将门往往是开国大将军之后,老赵家的手段懂的人都懂,为了拢络这些人,自然是给予高高的封爵,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赵宋天家的“温暖”。 在曹仪和许多将门勋贵子弟看来,叶安的存在和他们几乎一样,身上的差遣也是司农寺少卿那种不大不小的,只是他较为年少而已。 但几乎所有人的将门和勋贵外戚都认为,叶安多半也会止步于银青光禄大夫这一从三品的品秩,至于差遣也该是对应的某部侍郎而已。 因为这是朝堂上的惯例,而就是这样的想法恰好达到了叶安的预期……………… 对于文臣来说,通过了锁厅试以及做出《六国论》的叶安理应算作是文臣,并且还是地地道道的文臣,王曾和吕夷简为何不愿让叶安前往环州,那是为了保全他。 而对于武将来说,叶安是“他们的人”,这在一开始完全违背了叶安的初衷,他这个孤臣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文臣不稀罕,武将不待见的,怎么突然成了双方之间拉拢的对象? 后来秦慕慕解释过这件事,才让他明白,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年纪和身上的功劳。 当一个人的价值向别人展示出来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已经有了让别人拉拢的筹码,而恰恰是因为叶安自己的年轻,所以造就了他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性,才使得他能被各方拉拢。 这算不算是歪打正着? 眼前的曹仪便是如此,亲热的拉着自己一口一个贤侄,用他的话来说,李遵勖与他乃是从小相识的玩伴,但因李遵勖得授驸马都尉,身为外戚不好与将门多来往,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