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都市言情>长歌当宋> 第六百六十五章夏收的土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六十五章夏收的土豆(1 / 2)

刘娥从来都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妇人,相反她在宫中的时间长了,政治嗅觉上的敏锐非一般人能够相比。

在她的眼中,这些黄澄澄的土豆已经不再是土豆,不再是可供人吃的粮食,而是维系自己声望的好手段。

亩产三千多斤,东京城外的这些种植土豆的农户有多少亩土地?千亩!

她在得到司农寺与三司联合统计的数据后便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尤其是在看到范雍颤抖着双手一遍遍的和对过数字后,更是明白土豆对大宋的意义。

整整三百二十八万又七百一十五斤,三万五千多石的土豆,也难怪以范雍这般老成持重的三司使也会有激动到颤抖的时候,这个数字太过吓人。

这还只是夏收的产量,若是加上秋收又有多少,若是东京城外的土地都种植这些土豆产量又是多少,她已不敢想象。

之所以豪气的高价收购这些土豆,那是因为别的地方急需粮食啊!

每年川陕四路的粮食都是紧缺的,赋税又重,以至于不少农人逃进山里做起了山民,人口流失的厉害,朝廷若是减免蜀中的赋税,便会担心蜀中太过强大,增加赋税同样也是逼得人家作乱。

所以朝廷每年都把川陕四路压的半死不活,既不会逼得百姓造反,又把他们压榨的没有多少财富。

蜀中为何多商人?还不被逼得,刘娥深知这是从太宗便开始的疲民之策。

但现在她的机会来了,笼络人心的机会来了,蜀中每年的粮价都是极高的所在,每石粮食甚至超过了五百文的高价。

今年成都府传来消息,从春日里开始蜀中便连降大雨,山洪多发,粮食必定减产甚多,提前奏请朝廷赈济,并减免赋税。

这对常以天府之国相称的蜀中几乎是难以理解的事情,但刘娥知晓蜀中的粮食多被大户垄断,这些大户的背后有很大程度上与朝廷有关。

刘娥深知这是国朝之策,蜀中地势奇险,易守难攻,一旦粮食富足,出川的商人赚取大量财富,若有一天蜀中大乱,朝廷怕是要花费更多的代价才能重新夺回蜀中。

但这并不影响自己对蜀中施恩的机会,说到底蜀中的百姓还是大宋的子民,此时施以援手供给粮食自然是好事。

蜀中缺少粮食,但只要朝廷运去足够的粮食,便能遏制因缺粮而造反的可能,如此一来每年运粮蜀中不光能给朝廷挣到钱,还能遏制蜀中岂不一举两得?!

二百五十文一石的价格收购土豆,再以四百石的价格售卖给蜀中,这样的价格相对于蜀中五百问一石的粮价来说已经是非常便宜的了。

三万石的土豆需要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运抵蜀中,为保蜀中度过这场饥荒,刘娥下旨免去了成都府以及附近受灾州府的夏税,让他们暂度饥荒,待朝廷的粮食运到,自然可解燃眉之急。

虽然三万石的土豆不多,可以大幅减少其他粮食的所需啊!

这才仅仅是千亩地种出的土豆,若是有更多的土地种下土豆,秋收的时候是一副怎样壮观的景象,想到这些刘娥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刘娥带着赵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回宫的一路上皆是百姓夹到的欢呼声,“万岁,万岁”的叫喊传播至整个东京城,城外土地里种出祥瑞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传遍至整个东京城。

东京城外的庄子也终于得到了司农寺的土豆良种,刘娥下旨东京城外的土地不再受限制,可自行种植土豆。

在所有人的眼中土豆便是高产的作物,也是发家致富的本钱,唯有叶安回府之后便让普惠商号准备收购除土豆之外的其他粮食。

土豆固然高产,也是传统粮食的替代品之一,但谁能天天吃土豆?!小麦和稻米依旧是主食啊!

中国人的传统食物还是米面,脱离这些东西单单依靠土豆补充碳水化合物根本不切实际。

叶安从来就没有想过把土豆作为主要口粮,相反而是作为补充粮食,并且土豆也无法替代米面在口粮之外的作用。

土豆产量的增加必然导致稻米和小麦的减少,而许多东西都离不开这这些基础的粮食。

最常见的便是酿酒,传统的酒几乎都是稻米和高粱所酿造的粮食酒,而土豆虽然在后世也能酿酒,但并不普及,更别提这个时代了。

土豆这种高产粮食的出现必定会使得农人大为种植,更别提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官宦人家了,这些人家会夏收过后的土地中种下土豆和地瓜等待秋天的大量收货。

反而是已经种过土豆和地瓜的普通农人在劝农官的指导下,转而开始在地里种植小麦,水稻了,原因很简单,接茬种植会让土豆和地瓜的产量降低,这比什么大道理都要管用。

阳城县的土豆同样也收获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