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走后,曹昂就在彭城服起丧来。 虽然是服丧,但该干的事情也没有耽搁,遇到大事,都是班英、郭嘉从郯县转到彭城来处置。 当然公开对外,曹昂是诸事不管的。 到了七月,班英、郭嘉对于徐州内部宗贼的情况,算是基本掌握清楚,在曹昂的默许下,二人开始准备对各地宗贼动手了。 当然为了防止宗贼生乱,班英以徐州州府的名义,召集州中近百家大族、豪强首领前来郯县,而名头则是请曹昂夺情。 夺情者,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即官吏可不必去职,而是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夺情制度完善于唐朝,后世夺情最有名的是张居正,不过夺情这种事并不多见,最早出现在先秦。 至于两汉,也是少有夺情之事,毕竟这年头服丧丁忧制度都不完善。 曹昂以宰辅之职为祖母守孝,也算开先河。可这消息传来,除了早心中有数的班英、郭嘉几人,其余人皆是大惊失色。 在众人看来,徐州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正需要曹昂来镇着,曹昂在家服丧,徐州何去何从。虽然班英代掌徐州牧事,可班英根本没有曹昂的威望,根本没人相信他能安定徐州。 班英也不借着代掌的名义发号施令,而是趁机鼓动起众人,请求曹昂夺情。 夺情之事虽少见,但军人在战场之上,也谈不上服丧,因此服丧又有“金革之事不避”的说法,即“墨绖(黑色丧服)从戎”。 曹操、曹彬兄弟不服丧而无人能指责,就是凭借这个理由。 至于曹昂,本就是骠骑将军,有征讨黄巾逆贼的职责,身上还带着假节,完全有理由夺情。 在班英的鼓动下,从幕府官吏开始,接着到郡县官吏,徐州名士,地方豪强,纷纷联名上书,请求曹昂夺情。 然后理所应当地被曹昂拒绝。 这种事众人都理解,官场规矩,三辞三让。于是众人在曹昂拒绝之后,毫不气馁,又再次联名上书,请求曹昂夺情。 这一次众人上书就正规多了,大家有组织,有串联,有分工,弄起的声势也非上一次可比。 可惜这联名上书送到曹昂这里,曹昂又拒绝了。 大家仍没有灰心,紧接着再上第三道。 在众人看来,都三次了,程序算是走完了,这一次曹昂该接受了吧。可惜曹昂并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人。 曹昂打定主意待在彭城看热闹,别说三辞三让的戏码,众人就是上书三十次,他也不会接受。 于是曹昂再次表态,不会夺情。 曹昂这一举动,让不少人有些懵。毕竟再一再二不再三啊,难道你曹昂真放着徐州土皇帝不做,待在家里守孝? 这叫什么事。 曹昂这一举动,立刻引得徐州局势不稳起来,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众人正心中无计,这时班英便建议道:“既然上书无用,不若遍招群贤至郯县,咱们一起去求曹将军,他若不同意,咱们就跪死在曹府前,非得将曹将军给请回来。” 不得不说,班英这主意一出,不少人就心动了。很快“大家一同请愿”之事,便席卷整个徐州。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大家都得掺和。 对于班英所延请的名士、豪族首领来说,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得来郯县参加请愿活动。 毕竟你来了,曹昂不一定记住你,可你若是不来,曹昂肯定记住你。 整个徐州,可没有能不卖曹昂面子的家族。 于是班英邀请的两百多人,皆不辞辛劳地赶到了郯县。 这两百多人,组成复杂,但是却将整个徐州的统治阶级给一网打尽了。 班英很清楚,一旦行动开始,肯定会有一些家族鱼死网破,所以为了防止这鱼真的撕破网,便有了这一出。 拿住整个徐州的统治阶层,底下人再乱也乱不起来了。 而这也是曹昂非得避开的原因,毕竟同时得罪这么多人,曹昂也怕名声尽失。 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班英定下的行动之时。 众人提前几日,便知道今日是联名上奏的日子,于是一大早便纷纷赶往城外的公廉园中。 这公廉园是原本是东海王室的庄园,后来又成了徐州刺史的别苑。 曹昂担任徐州牧之后,将这里改名为公廉园,取自“公生明,廉生威”之义,作为幕府在城外的招待所和会议中心。 毕竟总有些活动不方便在城中举行。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