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04章 代表人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章 代表人物(2 / 4)

到了自己的书房中,所以因为此,王湾也一下子就出名了,于是张九龄也找到张说,想得到张说的举荐。】

【而且很幸运的是,张说的确也很欣赏张九龄,也让张九龄同样因此而受到了提拔。】

【更甚至因为张九龄的才干,加之两人都姓张,据说张说都要拿出家谱来和张九龄认亲,不过张说不是当过三次宰相吗,那对应的必然是还有三当和三落,最后一次,张说因为权倾朝野,而后遭人弹劾,于是便被迫罢相。】

【张九龄也受到了牵连,双双被贬不说,还都被贬出了都城,而且没多久,张说就病死了,不过临死前,张说到底爱惜张九龄的才华与才干,于是给唐玄宗写了不少举荐信,希望张九龄能再次得到重用。】

唐朝李隆基时期。

时至今日,张九龄听到这里,再又想起过往种种,仍是不由得感慨万分。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被陛下再次记起,然后走到今天。

【张说死后没多久,唐玄宗想起张九龄,觉得张九龄的确是有才干的,于是就又将他召了回来,然后这一次,张九龄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与才干,竟一路走到了当朝宰相的位置。】

【而且张九龄当初被张说举荐,现在当了宰相,也有一群人想要被他举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诗人孟浩然。】

【因为孟浩然写的那首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其中的张丞相,指的就是张九龄,而这首诗,是我国初中生必背古诗词篇目之一。】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以及欲渡无舟的感叹,还有那临渊而羡鱼的情怀,从而曲折的表达了孟浩然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前四句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象,以及磅礴的气势,后四句则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等。】

【不过怎么说呢,虽然孟浩然这篇很有名,是初中生必背篇目之一,但张九龄就提携过有“诗佛”之称的王维。】

【当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也不止孟浩然一个人这么干过,被誉为“七绝圣手”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以及许多人也都这么干

过,而且还不止一次,只不过就王维被“看上了”而已。】

孟浩然: "……"

他该说是被安慰了,还是没被安慰到?许多人: "……"哭了,他们甚至连名字都不配有。

【关于张九龄,之后的事情,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就是被那位口蜜腹剑的李林甫针对,加上唐玄宗在政事上的懈怠,甚至是贪图享乐,不愿听劝,所以相比于曲意奉承的李林甫,耿直劝谏的张九龄就被贬了官。】

【而遭此一劫,张九龄压抑很久的作诗天赋终于就此爆发,在被贬之地,写了一首思念自己妻子的诗——《望月怀远》,这首诗后来也成了千古名篇,是小学生必背篇目之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同一时期,他还写下了《感遇十二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第一首诗——】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虽然张九龄的诗流传并不多,而且大多都是被贬之后写的,但在文学方面,张九龄积极发展五言古诗,其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来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很是重大。】

【再加上张九龄身居高位,他带来的诗风影响,的确是不可抹灭,由此,到盛唐之际,唐诗终于发展到了巅峰。】

秦王宫。

赢政仔细想了一下,这不就是“带头作用”?为了被举荐,为了考科举,所以说到底,还是和时势有关。

汉朝发展出汉赋,唐朝发展出唐诗,宋朝发展出宋词,以后他这大秦,在如此的时势下,也不知会发展出什么来。

想一想,倒颇觉得有几分奇妙。

嬴政又摸了摸下巴,若是从他起头,岂不是影响更大也更迅速?那就……赢政将目光挪到小屏幕上——

那就都争个第一好了。

【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是,是诗人多了,那许多流派自然就出来了——比如我们先前提到过的浪

漫主义诗派,山水田园诗派,现实主义诗派,边塞诗派等等。】

【而既然说到了张九龄这里,那我们接下来,就先来说一说边塞诗派是怎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