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一开始他们工商市场的人到村里宣传圩日,鼓励动员村民将家里的盈余的物品拿出去售卖。 村民都狐疑的看着他们,怀疑他们太闲了,骗人去捣鼓买卖,他们好抓人去游街,显得她们也做了工作。 这种状况直到镇里领导出去学习,借鉴了外头先进的做法后才好起来。 圩日那天,市场部人员在主街上画好摊位,并搬来桌子椅子在那坐着,有需要卖东西的百姓去他们那拿个盖有镇政府大章的说明条,说明条的大体意思就是说圩日的老百姓的买卖行为不会被纳入到投机倒把行为,并象征性地收一分钱摊位费。 刚开始,也没人! 后来是一些党员干部的家属带起了头到圩市买卖东西,老百姓见这些人没有是受到任何的处罚,才慢慢地有人尝试。 参加过圩市的人毫发无损地回到村里,次数多了,村民才慢慢活泛了起来,来镇上的趁圩的人才逐渐多了起来,才有这圩日半天的繁荣。 圩日经济是有起色了,临街的店铺并没有全部租出去,更不要说卖出去了。 如今好不容易逮了一个乐意听她们说话的妹子,难免就多说了几句。 这件事也能作为素材写进月度工作总结里,说不定能得上级的一两句夸奖呢。 “谢谢妹子夸奖,你要是想买铺子、租铺子,或者租个日摊子都可以随时来找我们。”见苏明兰顺口说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赵金华肉眼可见地更热情了。 这么高大上的口号,现镇里普通老板姓没个人能说得出来。 且现街上那些店铺,很多都是干部家属,亲戚,都是在那些干部一再保证不会再按投机倒把抓起来才敢开的。 这妹子估计是被家里的当干部的亲戚劝来打听,不管她那个干部亲戚是哪个层级的干部,这妹子都是不能得罪的。 “好的,谢谢两位同志,再见!”苏明兰打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就告别。 “再见,妹子记得来找我们。”赵金花和宋小梅都说得意犹未尽,分别时还叮嘱她一定要去找她们。 苏明兰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情况如她先前预想的那样,无论租或买店面,都需要户口资料和村委大队证明。 这是目前苏明兰没有的身份资料,这些对于原主来说更是陌生的,因为这些资料她还没有机会接触过。 至于我国的身份证,现在大城市已经慢慢开始实行了,而像西槟镇这种偏僻小镇,估计得再等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她得找机会试探下苏二贵夫妇,看他们愿不愿意给给她这些资料或者协助她办理这些资料。 一分钱一日的摊位对于她目前的情况来说倒是很适合,不需要证明,只需要交一分钱就行了。 圩日捣鼓买卖的话,苏明兰打算卖卤菜和竹篮子。 熟食卤菜的话,由于现在这个年代包装材料有限,有汁水的肯定不行,得弄一些干的,比如花生、黄豆等豆类,能用纸袋子兜着住。 竹篮子,未穿书之前她奶奶就会很多样式,她从小就跟在身边学了不少,比现在西槟镇圩市的好看多了。 况且编织竹篮子她师出有名。 原主跟肖北安两人订婚后,肖北安家里就有只剩下他奶奶一个人在家,由于他奶奶年纪大了,她是时常到他家帮她做干点力气活。 肖北安奶奶就会编织篮子,闲暇之余经常帮村里人编各种篮子。 要是有人拿她编织竹篮子来说事,她就说跟肖北安奶奶学的,这样别人也不会怀疑点什么。 苏明兰心里有了打算后,来到了荷香饭店, 刚才她经过的时候,就留意到这家镇上的饭店贴着‘收购菜谱,价格5元到十二元不等。’的告示。 菜谱就是做菜法子,80年代什么各大菜系的菜谱书籍几乎没有,这时在这个小镇捣鼓出一个川菜或湘菜估计也能赚点小钱。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手上有足够的钱后,证件一到手就能将小店开起来。 苏明兰的脚踏进“荷香”饭店,里面的女服务员张小芳立马就迎了上来:“妹子,要吃什么……” 待看清苏明兰身上的衣服后,张小芳招待客人的声音戛然而止。 这妹子身上的衣服看起来不太像是来店里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