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这几天也想到了法子,白糖昂贵,她可以去买红糖回来制成白砂糖卖出去,原理相对简单,就是将糖里面的杂质和色素吸附。用活性炭吸附,得想办法先制作点活性炭出来,或者用封泥法,将白糖过滤出来。 白糖过滤初中时候做过实验,活性炭很快吸附了糖水色素,当时公认的黄泥水淋法,几次实验都失败了,明镜去找了资料,发现理论很多却没见谁做成功过,有人说要控制温度变化,实验室没有这个条件只能作罢。后来明镜查找资料,在一本府志上找到封泥法,器具简单,做法繁琐,将糖用赤泥封口,半月换泥再封,反复几次才能得出白糖。 明镜将碳吸法,和封泥法图纸,详细写下了制作过程,和黄泥水淋法,一并写好,并标注当时查出的注意事项。然后将其交给了外祖母,只说是江父意外得到的法子,不知是否可行,白糖贵如黄金,老太太必然是会让人尝试一二,老太太名下就有一个制糖坊,只不过是制作红糖的。 老太太看到明镜见她接了方子,眉眼舒展开,有些无奈的拉着明镜到了库房,让人开了柜子,指着琳琅满目的珍宝说道 “这一份给你二姐姐,这是给你三姐姐,你四妹妹,而这些和我名下的铺子田庄都给你做嫁妆” 江映月的哪一份比三位姐妹加起来的还要多,明镜羞愧道:“外祖母,这些我不要,我不嫁人,我一辈子陪着外祖母”。 老太太见外孙女湿了眼眶,爱怜的将她揽在怀里:“婵娟不哭啊,勿说傻话,我个老婆子还能陪你几年,你要记住啊,这里以后就是你家,你母亲是我亲生女儿,你是我的亲外孙女”。所以不要不好意思,不要觉得是寄人篱下,稍微吃用点就心里不安,总想着回报。 可是我不是,我是鸠占鹊巢的那只鸠,我答应江映月来尽孝,却帮不上什么忙,还要劳您为我操心,这时候她还是要欺瞒这个满心都是外孙女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家,明镜满是羞愧,她还不能说出真相。 老太太只当外孙女是不安,轻拍了两下,儿媳那边就是做个面子,映月心思细腻,如何能不知,不然也不会急着将法子拿出来,有道是钱是英雄胆,这些给他也好安她的心:“我已经和你舅舅说过了,将来就算我有个万一,他也会把这些交到你手上的”。 “外祖母定会长命百岁的,这些我不要,说什么我都不会要的,外祖母您留着,留给姐姐妹妹吧”。 “你姐姐自有侯府公中出,不会缺了他们的。”老太太并不担心几个孙女,儿子现在这位置,没人敢薄待了他家孙女,侯府产业是李氏陪嫁制办的不假,几个孙女人品才华出众,嫁出去维持的侯府的人脉将来都是要交到李氏儿子手中,李氏不傻,不会短了几个孙女的。至于孙子更不用担心,有爵位,能科举,有恩荫,前途钱财不会缺什么。 大女儿为贵妃,三个外孙是皇子,少了谁都不会少了他们的。她老婆子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个外孙女,春天就及笄,至今葵水未至,大夫只说是体寒导致的,因为身体虚弱也用不了药,翻过年就是十六啊,这个年纪女娃都有嫁出去的了,让她老太太怎么能放不下心。 她年纪大了,还能顾上几年,这段时间,因为外孙女的事情,忧心之下,多有不适,夜里躺下唯恐闭上眼睛无法睁开,若是她也走了,映月又要依靠何人,老太太已经想好,等映月身体好点,带她进宫找女儿,托女儿照看。哪怕她已经在儿子面前再三叮嘱,要他一定要照顾好外孙女儿,可这男子到底不够细致。 老太太曾想将江映月许配给小孙子,到时候私房都给他们,映月身体差点也没什么,生孩子自有丫鬟姨娘,小孙子不承爵,嫡庶也没影响,有她的嘱托定能好好的对待映月,可儿媳不愿,不知道从哪里听了风声,假模假样拿自己娘家侄女做筏子,说什么低门娶妇,小门小户,穷点也没什么,只要这儿媳身体健康有福气。老太太气的发抖,顺着李氏的话说她没意见,不如直接将婚事定下来好了。李氏紧张的说此事还要从长计议,老太太问她还有哪里不妥,还要从长计议什么,不如拍板定下。几番追问,冷眼看李氏挑剔完自己的娘家和侄女,讪讪离开。 老太太心中思绪万千,可是明镜是说什么都不肯要,老太太也知道外孙女全然不把财物放在心上的,她想起那段窘迫的年少时光,真是不堪回首,衣食住行,写诗作画,哪一样不要钱财来支撑的。 “月月钱财是你的底气,孙辈中,老婆子唯独放心不下你,你以后日子还长,守好了钱财就才能后半辈子平安富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