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内, 圣人高座金龙椅之上。 今日不坐朝,却见礼部尚书、钦天监立于殿内,应是进殿前正在商议遴选太孙妃相关细则, 在司照迈步而入时,殿内有一息的安静。 司照跪身行礼。 圣人示意平身。他知皇太孙急见, 定是为了选妃一事, 便道:“太孙来得正好。皇后欲办宫中学堂,为昭仪公主选两个锦心绣口、能诗善文的伴读,也为朝中英才择选良妻。若此法可成,今后,可鼓励民间开放女子学堂, 所谓‘上所施下所效仿’, 仕宦之家先做出表率,令人看到我大渊女子亦可读书解文宇。太孙以为如何?” 一上来,便上了“为大渊女子施教”这一理由, 足见皇祖父在如何不让他拒绝这一块,用心良苦。 司照自当抬袖称是:“孙儿无异议。” “此次伴读之选, 有出自公侯之家, 有文臣武将之家, 我大渊的闺阁英秀皆在此间, 朕有意在其中择定太孙妃。钦天监已为你算出, 下月初二乃是吉期……” 圣人说话间,瞄了一眼钦天监黄大人,黄大人立时道:“不错。因太孙殿下乃是百年一遇的紫微斗数, 婚期断不可含糊,下月初九正是红鸾入流年宫,于当日大婚必定国运昌隆, 夫妻和乐,若然错过,恐将再等十年,方能遇此黄道吉日。” 言外之意,若然拒绝,就是有悖国运昌隆,不尽皇家宗室之责。 礼部侍郎道:“太孙纳妃自纳采问名,到册案封礼,皆需仔细筹备,最迟本月也当选定太子妃方能赶得吉时。” 司照听到此处,道:“皇祖父为孙儿所选,当是雍容娴雅的世家女子。只是三年前,孙儿因伤入庙修行,神庙高僧七叶为孙儿请过天鸾之意,曾道孙儿的姻缘唯有真正的心意相通之人,方能尽复五感,延绵子嗣……” 钦天监:“……” 礼部侍郎:“……” 要不怎么说皇太孙这么多年都能精准避婚呢。 不是真爱就“不行”这种说法,钦天监都找不到反驳的立场吧! 眼见圣人脸色微沉,司照又道:“孙儿此回长安,五感突愈,加之钦天监所算吉时与七叶大师所说不谋而合,孙儿本还想,是天意昭示孙儿命定姻缘将至,却不知人在何处?今日看来,此女定在公主伴读之列。” 这话锋转得如此迅猛,以至于两位大人皆露难以置信之色。 圣人当即面色一喜:“定是如此。” “今日孙儿本就是来求旨选妃,未料皇祖父早有此打算,孙儿当真不胜欣喜。”司照转头问礼部侍郎,“王侍郎,未知伴读之选共有几人?” 礼部侍郎一愣,道:“当有二十一人,待宫中画师为众女画过肖像,自会呈给殿下过目。” 司照:“单看画像,恐难找出孙儿命定之人……” 他思忖一瞬,回转过身:“还请皇祖父恩准,此次让孙儿亲自选妃。” 圣人本以为司照会同往年那般言辞拒绝,道:“难得你有此心,朕答应便是。” 司照跪谢,又道:“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寻得良缘,需在伴读之时有过足够接触,充分了解诸位闺阁英秀的脾性喜好是否与孙儿匹配。孙儿斗胆,伴读期间,太孙妃评定由孙儿参与,为免有失,日常居所也由承仪殿亲卫看护。” 言罢躬身叩头,看上去着实心焦,一副生怕良人跑了的样子。 圣人听闻此言,隐隐猜到司照是看中了其中一个闺秀,又唯恐后宫手段伤及此女,才会如此一反常态。 实则,太孙妃之选,朝中各派都有想法,即便是圣人,也有倾向之人选,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太孙愿意娶。 老人家按捺好奇,道:“依你的意思去办,并非不可。只是公主伴读,乃是后宫之事,擢选事宜当由皇后操持,伴读之选也由皇后裁决。你纵是为自己选妃,也当注意分寸,万事依规矩行事,不可不顾及闺阁女子名声。” 此话,到底还是留了余地。 司照知道再多要求,便是僭越,只能称是。 圣人也只一顿,又笑道:“你若到最后,说自己一个喜欢的都没有,这太孙妃之选,可就凭朕来定了。” “孙儿明白。” *** 宫中礼仪众多。 进宫女眷放下行李之后,需至尚仪宫简单学过基本礼仪,再去昭仪殿向公主行礼。 如此一往一返,晌午方过,内侍局又赶来,说陛下有命,要画侍诏赶在天黑之前将所有伴读闺秀的画像呈上。 如此一来,莫说午休,众家小姐连饭都没吃几口,又得匆匆去后花园处,让宫廷画师作画。 既为选妃,画像过程当然也有门道。连续两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