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贞观公务员> 第150章:李治执政三十五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0章:李治执政三十五载(2 / 4)

堪忧!”

“而今却因个别不法之徒妄行欺瞒之举,使得无数寒门子弟蒙羞受辱。此举非但未能彰显公平公正之原则,反而助长了贪赃枉法之风气,诚不可忍也。”

“陛下啊!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科举之所以被万众所望,就在于它提供了一個平等竞争的机会。如今这机会之门似乎正被暗中的黑手缓缓关闭——那些凭借金银财宝攀爬权贵之阶者,必将堵塞真正经纶济世之才的道路。”

“为此,请允许微臣斗胆建白:亟须整顿考场纪律,严惩舞弊之人,并且改革考核方式,增设监察机制,以绝后患。同时,应加强对士子品行的考察与磨炼,使其在求知问道的路上砥砺前行,而不单单追求一纸功名。”

说来说去,还是这些。

李世民也就不想再听下去了,直接下令,对在科举考场上徇私舞弊的学子,剔除其学子之身,免去其科举考试之卷宗,打三十大板,且,永不录用。

对于当地参与了徇私舞弊的官吏,先罢其官职、爵位,再押送至大理寺,审查之后,流放岭南。

对于吏部两位官员,直接押送大理寺,审查之后,抄家、斩首,以儆效尤!

同时,此后秋闱,御史台、吏部、礼部三方监察,若再有徇私舞弊之情况出现,那便是监察不力,都要受到惩罚。

还有,秋闱之时,考卷封存,再由营卫押运,护送到地方官衙,严加看守,只有秋闱考试那一天,才能够打开。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考试之后,当有三方监察,对阅卷之官吏,进行异地调换,且,调换之结果,要在阅卷前三天完成,不得对外公布,若有泄露,以徇私舞弊之罪论罚。

这是李世民在听到陈平安当初讲述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规则,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萧瑀等人一听,只觉得这法子,当真是良策。

有人又悄悄地看了看站在那里的陈平安,那一脸事不关己的神情,总觉得这法子好像和他多多少少有一些关系。

李世民说完了自己的做法之后,最终问道:“诸卿,可还有什么建言?”

萧瑀等人连忙抱拳道:“陛下圣明!”

这些,他们可都想不到,阅卷的官吏进行调动,这已经很有效地防止了徇私舞弊的可能。

毕竟,当地的学子们的字迹,还是很容易认出来的。

其次就是在试卷上做一些小小的标记,也很容易看出来,若是阅卷的官吏们进行了调动,那么他们就算是事先知道了哪些官吏参与阅卷,就算是商量好了,可是一旦调动之后,也就不可能还有舞弊的机会。

还有试卷由营卫押运到地方,而不是吏部直接让官差送到地方上,也就能够避免试题泄露了。

等到萧瑀等人离开了太极宫。

李世民又把陈平安留了下来。

“陈卿,你再给朕讲一讲,后世的官吏考试录用制度吧。”

陈平安从没有参加过这类考试,了解的也不多。

倒是对高考印象深刻。

“陛下,千年之后也有一些考试舞弊现象,因为高考乃是学子们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关。”

“考得好,就会有一个好的学院读书,就能够有一个好的专业和文凭,有了文凭,就可以就业高工资职业。”

“所以,高考非常严格,而防止高、考、舞、弊,千年之后用的都是高科技。”

“第一点,就是金属探测器,任何带有金属的东西,都是不被允许带进考场的,就算是腰带、手镯等,都是不被允许的。”

“其次,每个学子都有一个身份证,还有一个准考证,上面都有他们的头像。”

“监察人员通过确认两个证件的头像和考生本人的面貌相符,从而确认是考生本人,而非其他人代考。”

“至于阅卷规则,也是通过科技技术完成,先对答卷进行拍照,上传到计算机上,阅卷老师只能看到答案,而看不到其他任何信息。”

“再根据答案进行评分,这些阅卷老师也都是非常专业的,属于这些学科领域之中的名师。”

“……”

所以,很多防止舞弊的做法,也都不适用于大唐。

李世民听完,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久久无言。

这科举考试的舞弊也不是没有,以前就有过,他甚至是还参与过。

可是,等到他当了皇帝之后,就对此事深恶痛绝了。

朕要的是人才。

而不是在科举考试就开始徇私舞弊,就开始欺君的投机取巧的人。

这样的人进入了官场,必定会继续欺君,甚至是欺压百姓。

过了一会儿。

李世民才抬起头,看向了陈平安,问道:“你已经好久都没有写史册了吧?”

“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你就在家中,继续写。”

“朕想要看一看,以史为鉴,知兴衰。”

“大唐如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治国之策、民生之本,你也提到过,大唐后来还实行了募兵制、两税法等。”

“你且再好生地想一想,还有哪一些政策,好的、不好的,都写出来,朕看一看。”

李世民的意思也很明确,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