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贝登书院>历史军事>大明:我的父亲是崇祯> 第一百四十二章 尘埃(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二章 尘埃(四)(1 / 2)

“你个狗娘养的,谁和你见者有份!”  张大槐怒吼一声,俯身拾起地上的长枪,正要和这个不念旧情的小人拼命。  牛大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生命危险,已然跳到了一丈开外,开始在另一具尸体上翻找了起来。  看着牛大发一脸轻松的从尸体里搜了一个钱袋,张大槐突然有种想放声大笑的冲动。  去他娘的大明!去他娘的闯军!去他娘的吴三桂!  狗日的老天爷!  张大槐心情激荡,根本就没注意到,就在前方战斗正酣时,四周土坡上的白衣骑兵纷纷动了起来。  随着马蹄声由远及近,就连大地都震颤了起来。  整齐划一的马蹄声哒哒作响,甚至盖过了枪炮的声音。  听起来,就是训练有素的骑兵。  闯军所有的人变了脸色,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骑兵,而是发现了更了不得的事情。  他们惊恐的发现,他们的白色帅旗不知在什么时候,从战场上消失了。  如潮水一般的攻势瞬间停了下来,那些本来准备攻城的军士也停下了脚步。  城墙下,一个一身细甲、头戴铁盔的中年汉子忍不住骂道:“李自成这个王八蛋!他的大军早就撤走了,把咱们留在这里当幌子,好给他殿后!”  很多人顿时也醒悟过来,附和着叫骂。  一传十十传百,不过几息的时间,战场上的所有残留的闯军,都明白了眼前的形势。  他们从前军变成了殿后的部队,或者说,他们被李自成抛弃在战场上,只为了拖延时间。  张大槐不知道何为殿后,他只知道,今日九死一生。  自从发现被当成垫底的幌子之后,这群以大明降军为主力的军队便乱了套,纷纷开始在战场上四散奔逃。  那群白衣骑兵却是没有一丝慌乱,离的远的时候,先是放箭。  到了近前之后,骑兵们换上了大刀,在人群中纵横穿梭,如同砍瓜切菜一般。  所有人只想着逃命,没有人愿意反抗,也没有人懂得反抗。  躺倒的尸体,被马蹄踏碎成泥,踩进泥水之中,变成了尘埃的一部分。  或者说,这些躺倒下的人根本不值一提,连尘埃都不如。  战场上的人越来越少,从上万人变成了几千人,又从几千人变成了几百人。  就当张大槐以为今日必死无疑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一声爆喝。  “举起手来,降者不杀!”  -----------------  张大槐再回到京师时,已经是六日之后了。  如今他成了大清绿营兵的一员,之所以被派到了城中,为的是扑灭紫禁城中的火势。  城中的官绅百姓都道是东宫太子带着平西侯吴三桂赶走了李自成的大军,今日进城是为了安抚百姓,纷纷走上街头,摆上了香草香花相迎。  张大槐却知道,根本就不是那回事儿。  这几日从营中的其他人口中,他也听出了个大概。  大明的平西侯吴三桂早就和大清有着往来,这一次在山海关的大战,大清的目的就是,先用吴三桂的兵马消耗闯军的有生力量,再用强大的骑兵尽数将闯军的精锐歼灭。  只不过仗打了一半,李自成突然嗅出了端倪,立时当机立断,用四万降军殿后,掩护着主力大军撤退。  清军和吴三桂的大军恐怕有诈,中了埋伏,没有追的太紧,这才让李自成安然逃回了京师。  不过,令人出人意料的是,李自成回了京师,在紫禁城里办了一场登极仪式,以“大顺”为国号,年号永昌。  在登极后的第二日,李自成突然就从京师撤了出去,还顺带着在京师放了一把大火,烧了不少的建筑。  张大槐随着清军回到京外时,大火已经烧了一天一夜,且还有蔓延之势。  在这种情况之下,清军只得将他们这些新归附整编的绿营军,也派进了京师,以做救火之用。  这日午后,张大槐跟在一众军士的身后,扑灭了西城的几处明火。  当走到一个胡同的拐角处时,突然顿下了脚步。  三棵杨胡同,胡老三。  这支绿营只是暂时的编制,领头的虽是清军派下来的人,不过对于救火并没多大的兴趣,只派了人随队监督。  张大槐找了一个肚子疼的借口,很是轻易地从一队人中间脱离。  接着便根据胡老三给他提供的线索,翻进了一个种着高大杨树的院子。  院子里地上的积雪还在地上铺着,没有人收拾。  如胡老三所言,正屋的门窗上都上了锁,不过这也难不倒张大槐。  他从柴房里找了一个生锈的斧头,对着门上的锁用力的砍了几下,那锁便应声而开。  屋子里悄无声息,只见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子躺倒在地,身上只穿了薄薄的棉衣。  张大槐抢了上去,将女子翻了个身,只见这女子不过是十五六岁的样子。  然而脸色憔悴,双目紧闭,似乎是已然不省人事。  张大槐心中咯噔一声,试探了女子的鼻息,发觉还有气息,这才松了口气,忍不住叹道:“胡老三,你可是造了大孽了!”  这女子是胡老三的托付,张大槐不敢马虎,慌忙开始救助,浑忘记了城里的形势。  他不知道的是,京师的大火次日便全部扑灭,城里也渐渐的恢复了秩序。  就在城中的百姓纷纷雀跃,等着太子进城继承大位的时候。  这才发现,接管京师的根本不是大明的官军,而是来自关外的清军。  官绅难免有些失望,不过作为京师中的尘埃,百姓们却是无所谓的态度。  在经历过大明和大顺之后,百姓们对朝廷已经没了什么期盼。  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